第480章 需求带来的进步(第 2/4 页)
结果长时间下来,别的方面的理论和水平或许还算平常,反而在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已经总结出了一大堆的知识。
这也是为何有人能够主动想起,可以在火箭的躯干上增加平衡翼,实现火箭稳定飞行的办法来。
毕懋康却不看好这个设计。
“倘若增加平衡翼的话,则火箭无法平稳安放在发射筒内 隐患很大。”
那年轻人却不是信口开河。
“东郊公 咱们可以在火箭的躯干部分开槽,然后在里面安装发条。火箭装入发射筒时 平衡翼会被压缩到躯干以内。当火箭脱离发射筒 飞到半空中时,发条会将平衡翼弹射出来 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毕懋康愣住 仔细琢磨一番 还拿出纸笔描绘了一番 赫然发现,这个想法居然十分可行。
当然可行了。
后世的火箭、导弹很多都是这样的呢。
左梦庚看向那年轻人 目光里尽是激赏。
“你叫什么名字”
那年轻人一愣,老实答道:“统帅 我是武研院炮弹研究科的祝梦瑄。”
左梦庚当机立断。
“从即日起,武研院内成立火箭研究科,你来担任科长。”
这就升官了
要知道武研院的人虽然不上战场,不打仗,可即使是最普通的研究员,军衔都是上尉。
至于科长,妥妥的校级军官。
不过想想祝梦瑄提到的几个解决方案,大家也明白,人家升官是靠着真本事的。
左梦庚提出制造的火箭 是参考的康格里夫火箭。
八里桥一战,英法联军击败僧格林沁 其实主要靠的就是这东西。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