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奇思妙想(第 1/4 页)
    明末的安山湖,已经渐渐有了后世东平湖的影子。
    每到冬季枯水期,流经安山镇的运河就会和安山湖断开连接。
    不过远不到后世的程度。
    后世的安山镇距离东平湖足足有七公里,而这段地域如今都是成片的湖水。
    目前困扰新军的就是,进出安山湖的水道泥沙淤积,水位下降,大船过不去。
    如果是后世的东平湖,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东侧的大汶河。
    但如今的大汶河是在戴村坝向南流入蜀山湖的,和后世的地形不一样。
    “无论如何,都不能只派小船进湖。”
    左华的态度很坚决。
    作为旱鸭子,他对水有一种天然的畏惧。
    如果只派小船,新军什么优势都没有,弄不好要输。
    这可是他领军作战,要是输了今后可抬不起头来。
    别说他了,其他人也不太想只派小船进入水泊。
    任七小心翼翼提醒道:“郭云彪手底下是有弓弩的,水泊里面芦苇荡很多,很容易中招。”
    得,这一下即使是最有冒险精神的人都知道行不通了。
    如果是陆地上,面对对手的弓弩,新军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完全可以发挥火枪、火炮的射程优势,在对手的弓弩射出来之前消灭对手。
    可是在水上,又是地形复杂的水域,你根本不知道对手会埋伏在哪里。
    小船上无遮无掩,弄不好一轮弩箭之下,士兵们会全军覆没。
    没有哪个负责的军官会拿士兵们的生命开玩笑。
    傅以渐想了好久,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办法。
    “参座,为何不拓宽河道、以供大船出入呢?”
    这次随军前来的,是后勤部副部长冯本愚。
    他在原来的总后大队里,就是负责工程的。左梦庚暂时未将后勤和工程分家,所以他的职务是专门负责工程的副部长。
    “我们已经测算过水位,会通河水位比水泊的水位低,即使挖开淤泥,拓宽了河道,因为两边水位差,也无法通行。”
    运河冬季的水位,会比夏季低一到两米。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水位差。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