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义仓归公(第 3/4 页)
鹅城里义仓已经挂牌建了起来,原先的讲茶大堂充当了仓库,上层放粮食,下层放金银。
高超带着人一家家地清查粮食,将所有粮食装袋集中在义仓里,然后过斛称斤,最终计算结果为一万一千石,合一百一十多万斤。
这还是百姓们分了黄四郎的家产,把黄家的粮仓也捐献了出来,普通百姓家藏的粮食,实在是少的可怜。
老七收缴金银的同时负责清查人口,高超主动把自己捡来的白银和准备带回去的黄金也全部上交,这叫以身作则。
经过老七统计,除去城南两大家族外,县城一共一千八百户,共计一万零三百人。
三人坐围坐在县衙大堂的大桌上,清点的帐册堆成了小山。老七面前放着算盘,手指在算珠上飞快拨动。高超用铅笔在草稿纸张上列算式。
“算出来了!”
高超拿着算式本子指给张牧之看:“壮劳力一天吃粮三斤,老弱妇孺减半,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吃粮两斤多一点。县城所有人一天要吃掉两万一千六百三十斤,要想维持三个月等粮食长出来需要一百九十四万斤。我们只有一百一十万斤,吃不到两个月就得断顿。“
老七放下算盘点点头说道:“我算出来也跟这个差不多,要是青黄不接一个月,就得饿死人呐。大哥,怎么办?”
张牧之抽了一支烟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思虑半晌后才说:”所有人节衣缩食,减少定量,平均每人每天减到一斤半。”
两人继续低下头计算,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一百三十九万斤,还差二十九万斤。
张牧之拍拍手做出决定:“就这样定了,不足的部分我们想办法给老百姓补上。”
“高八,你去敲鼓,把百姓们都叫来,告诉他们实情,让他们每个人头每天来米仓领米一斤半。等到开荒种粮的时候就以工分来算,免得有些人在期间偷奸耍滑,只出工不出力。“
“好的,”高超刚起身站起来,突然看见县衙大门的照壁后面一个人影闪过。
他迅疾地掏出枪,对着暗影里喊道:“是谁鬼鬼祟祟,出来!“
”高八兄弟,别开枪,是我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