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 3/4 页)
隔日,首辅便被停职,赋闲家中。
紧接着,皇帝加冠亲政,条件是立瑶妃产下的皇子为储君。
亲政之后,得到徐家鼎力支持,渐渐获权的李元璥,神清气爽的坐在龙椅上,却还觉得有点如梦似幻的。
原本他以为徐孟州是压在他头上的一座大山,很难解决,没想到现在,竟然这么轻而易举的,不战而胜。
徐孟州因为盛长乐的死,如今性情大变,一蹶不振,虽然太后为他暂时保留了官位,可仅仅一两个月时间,他已经肉眼可见的大势已去,整日泡在云雀楼里,寻欢作乐,简直废人一个。
现在,唯一让李元璥担心的就是陇西卫王的兵乱。
按理说,以沈归的实力,打压卫王应该轻而易举的,他早该拨乱反正了,可是到现在,他已经去了快要半年时间,眼看着已经是来年的四月了。
卫王不但没平,反倒是让卫王拉拢了不少附近的地方诸侯豪强支持,愈发发展壮大起来。
李元璥总觉得好像其中有诈,于是思来想去,便去找徐太后商议。
因为皇后没养过孩子,没有经验,小太子暂且养在太后膝下,李元璥经常过来看孩子,所以现在与徐太后走得亲近了许多。
徐太后也早就跟李元璥说好了,只要立这个孩子为太子,徐家就会一如以前的拥护他。
所以李元璥也就把他的担忧直说了,还提议道:“朕以为,不如就派徐远州领兵前去支援,督察一下那个沈归,看看他是不是也有异心,这么长时间,花了这么些军饷,却一直碌碌无为,几次都是避而不战,还无数借口敷衍朝廷,不得不防。”
李元璥的话说的很清楚,他指定的是徐家的老五,徐太后的五弟徐远州。
谁都知道,徐家这么些兄弟,只有徐远州对徐孟州是忠心耿耿,言听计从的。
李元璥借此理由,把徐远州支出去,恐怕多半还是想对徐孟州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徐太后心里清如明镜,不过,想着或许可以就此将计就计,于是坦然答应了,“皇帝所说不无道理,沈归确实有些奇怪,让人去看看也是理所应当。”
事情很快决定下来,徐远州就这么带着兵马出了城。
他临走之前,去云雀楼找过徐孟州,不过听说看徐孟州那酩酊大醉的模样,气得没说话就走了。
京城里不知多少人在谈论首辅因为爱妻亡故,跌落神坛的事情,有人背地里嘲笑,也有人对这般痴情之人唏嘘不已,深表同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