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改土归流(第 3/4 页)
余崇文非常直白地说:“我还以为你们是非常团结,一致向外,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说来也是好奇。”
唐二嗲不由得哑然好一会。
不管是瑶人壮人并没有众人所想的那般,全都抱成了一个团,共同抵抗外出。
这件事情由来已久。
只能归功于清朝的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元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土司官职,且可以世袭。
这种做法和元朝以前的羁縻政策相似,因此,土司制度也是在羁縻政策上演变而来的,但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完善。
到明朝时期,西南等地,少数民族众多,土司制度盛行。
土司制度让少数民族获得一定的自治,拥有自己的士兵,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的团结和稳定,随着土司的势力不断壮大,还出现过对抗明朝政府的危机。
在清朝前,土司制度还是存在的,康熙时期,依旧采用土司制度拉拢少数民族,在一定程度上稳固西南,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土司制度依旧对清政府来说是一个隐患,吴三桂的叛乱,其中就有土司的支持,出兵的出兵,出钱的出钱,给康熙平定吴三桂带来很大的麻烦。
只是当时因为,台湾,噶尔丹,沙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土司还是容忍它暂时地存在。
到了雍正时期,时机成熟了,便使用军队强行镇压的方式,直接实行改土归流,使得各族不再拥有特权。
设置府、厅、州、县四个等级,并派遣流官任职。
这虽然看起来血腥残忍,但也大大加快了各族融入到整个大集体中。
如今不管是壮人还是瑶人,都会讲汉语,懂汉字,而且生活与汉人无异,直接融入到汉文化之中。
只是失去了土司,这些部落很少能聚集在一起,再加上之后一系列政策,让少数民族开垦土地,耕种,使得人口进一步分散。
也就变成了现在,这里一堆那里一堆,都是小片地区,根本形成不了大的部落,也形成不了一个整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