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9章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第 3/3 页)

    也不会把吴三桂逼到大清那一边,最后让满人入了关。说不定这天下还是汉人的天下。”

    郑轩是回答道:“这天下就是如此…

    如果我要是李自成,可能也会选择这种做法,不抄家哪来的钱继续打仗,都是一些饥民流民,裤袋里能有什么钱?最多也就不抄吴三桂的家,但逼死崇祯皇帝确实有些过分。”

    大明原本可以不用灭亡,可就坏在体制出了问题。

    大清,从开国以来的赋税越收越多。

    而大明,出了明太祖朱元璋,一年能有三千万两税收,其他皇帝的税收越来越少。特别到了崇祯皇帝,一年的税收只有一百万两,根本打不起任何一场仗。

    其最大的根源在于官员,秀才,地主。

    因为他们是免税集团,朝廷无法征得他们的税收。曾经朱元璋征税,可是大军下乡,可到了明末,大军连县城都下不了。

    各地都有官僚地主秀才把持,农民只要将自己的地挂在他们身上,受到他们的庇佑。就能免掉不断增加的税收,借此方法避税。

    连丁税也都被地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糊弄。把农户的名字从黄册上去掉,写进白册,成为地方势力的私有农奴。

    朝庭也无法抽的,最终导致所有的税收只能转嫁到剩余的自耕农身上,压垮最后一根稻草。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整个大明王朝拥有的人口一亿五千万以上。可黄册登记的人口数量不到一亿人,与朱元璋开国时的人口几乎相同,甚至还少了几百万人口。

    清朝建立后,接收了明代的黄册,发现明末的数据完全没有参考价值。

    甚至于崇祯年间黄册上的人户姓名居然和洪武年间的一模一样。

    最神奇的是,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清朝人居然找到了崇祯二十四年的黄册。不知道是哪位积极过头的官吏,竟然提前把下一次要造的黄册都给编好了。

    大清之所以税收越来越高,就是借鉴大明的反面教材,推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让所有被地主豪强隐藏的土地,显现出来。也解开了千百年以来“丁税”对于生育的枷锁。

    只能说大明的灭亡成就了大清。每一个的朝代,都是吃着上一个朝代的血肉成长的,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传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大魏宫廷 末日走私商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圣女请安分 大秦之开局获得王者系统 江湖三女侠 回到明朝当朱标 大明话事人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天下枭雄 我的公公叫康熙 地下城降临,我成了魔王执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