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第 2/4 页)
“倭寇的工匠真是不错,做工十分精细,都是好刀。”邓世安啧啧称奇。
这些武士都能卖更高的价钱,其锋利程度可要比大清使用的朴刀高出一个等级。
当年戚继光对付倭寇也是头疼,怕这种兵器,最后发明了“狼筅”,来克制了倭寇使用的武士刀。
罗财也是眼睛发直,“这些都是好刀呀,官兵们每人一把,还怕大清不成?”
他直接拿出了一把武士刀。
朝着一根木桩砍去,只见整个木桩都被削拦腰斩断,这种刀锋利无比。
而且优美的弧度,受力点可要比直刀更加合理。
可以说是用最少的材料,将刀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这或许就是小国的悲哀,没有庞大的资源,只能在技术上下功夫。
此时一箱箱的武士刀,都被人家搬运到船上。
他们在鹿兒岛内城,可是收缴了三千多柄武士刀,有好有坏。
普通士兵使用的武士刀较为劣质。
而足轻大将以上的武将,使用的武士刀质量全都为上乘。
唐藏这时走了过来。
邓世安就开口说道,“参谋长,咱们要不要绑一些倭寇工匠回去,这些人真他娘是个人才,能造这么好的兵器,
让他们给我们打刀。”
唐藏看着这些刀,点了点头,“我们准备在停战条款中,增加日藩工匠这索求条件。”
他知道这些岛国的工匠确实厉害。
或者是说这些工匠都爱钻牛角尖,它会产生出所谓的工匠精神,在某一个细致的领域做到极致。
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