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70章 火柴成为大清京城的奢侈品(第 2/4 页)

    不管抽的是烟斗还是香烟,都喜欢用这一小盒火柴,去到哪里都能抽。

    不像火折子,需要先将火引燃,再用盖子盖上,将燃烧的火焰给闷起来,等到重新有空气进入,才会被点燃。

    如果这些火折子做工不好,外面的那层盖子因为高温,而发生自燃,到时候说不定连人都一起烧。

    这人刚一说完。

    其他人都露出了羡慕之色。

    他也想有这么方便的引火工具,而不像用火石不断地敲击,或是向旁边人家借火。

    等众人借来观赏之后,才发现这样的火柴原来也是噶玛兰工坊制造。

    但众人想破头脑,都不知道这种火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轻而易举地自燃?

    众人并不了解。

    火柴这种东西,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有了。

    北宋人陶谷的《清异录》说:“夜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杉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货者,易名火寸。”

    到了南宋时期,杭州的大小街道上,已经到处都有出售火柴的小贩。

    陶宗仪《辍耕录》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鎔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

    只是到了清朝之后,这些东西也不知怎么地都不见了,更没有人贩卖这样的东西。

    或许因为硫磺被严格管控。

    而在宜兰科学院,郑轩推行了新的研究制度,比如课题组。

    也就是将军部所需要的东西,性能参数,设一个研究的方向,之后再让这些学者科学家组织成公关的研究小组,专门负责这类东西的研发。

    这在后世可是被广泛运用于国家研究各种领域技术的方面。

    比如航空器材各种门类的研究,都需要各式各样的课题组进行攻关。

    但如今这个时期,郑轩设立课题组,就是为了攻关这些基础的东西,比如能够快速引燃的火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晋末长剑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大魏宫廷 我家娘子,不对劲 小老板 末日走私商 江湖三女侠 天下枭雄 沉溺 你们用枪我用弓[电竞] 斗罗之空棍 革清 秘密部队之龙焱 燕归巢 世子妃 北齐怪谈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乱清 我在民国打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