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美好生活(第 3/4 页)
杜若也问,“价格呢?”
周震说,“钢厂要的最多,他们要了五十斤,说看工人喜不喜欢,喜欢的话,以后会加量。”
“价格的话,”周震看向杜若,“一斤辣条三斤粮票,粮票不够就用他们厂的东西抵。”
这年代,一斤小麦的价格也不过几分钱,一斤粮票约一毛多点,三斤粮票的价格大约是四毛。
也就是说,辣条约四毛钱一斤!
老支书蹙眉,“不是一斤辣条五斤粮票吗?”
杜若解释道,“老支书那是零售的价,人家要的量大,相当于批发,自然就要便宜一些。”
老支书恍然的点点头。
周震继续说,“鞋厂和肥皂厂都要了三十斤,砖瓦厂要了二十斤。”
四家工厂加起来,就是一百三十斤。
“对了,还有供销社要了二十斤!”
加起来就是一百五十斤!
杜若点点头,“这量不算大,但大家也别灰心,”杜若笑着给大家打气,
“咱们辣条毕竟没名气,等那些人吃过咱们的辣条,知道咱们的辣条好,以后肯定会加大订单量的。”
“而且,以后咱们还可以把咱们的辣条卖到临近的县,我相信,咱们的辣条厂,一定会越来越红火的!”
众人被杜若的话激励,纷纷高举双手,“红火!红火!红火!”
村里能办厂,知青是最高兴的!
一来,他们有知识有文化,基本上都能在厂子里找个工作,不但不用再下地干活,每个月还能领到工资。
这跟在京城也没啥区别嘛!
可能比在京城更好,他们在京城根本找不到工作,若能找到工作,也不用下乡当知青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