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7)(第 3/4 页)
徐太傅会意,笑向老友道:“我有个侄孙女,她嫁的姑爷很喜欢泥塑,搜罗了不少你的泥作。今日慕名而来,老弟可愿一见?”
惠之哪会知道这姑爷的身份,便掀须颔首道:“既是同好,自该切磋。”
徐太傅一笑,命人请入。
少顷,门扇动处,夫妻俩并肩而来。进了屋,就见一个胖乎乎的老头坐在徐太傅身旁,青布衣衫穿在身上,朴实无华,那双眼却是矍铄的,歪歪靠在那里,颇有逍遥散人的架势。
阿嫣觉得亲切,笑而屈膝。
谢珽今日是以孙女婿的身份来,加之久仰其名,自幼存几分崇拜之心,竟也敛尽威仪,端正拱手。
徐太傅赶紧站起来,却没敢戳破。
惠之大师在山野清闲惯了,素来不拘礼数,也不太爱见生人。今日是瞧着徐太傅的面子才点头的,见这两个晚辈生得姿容极佳,远胜画笔描摹,颇觉赏心悦目。
遂笑眯眯道:“倒真是对壁人。快坐。”
谢珽告座,给长辈和阿嫣斟茶。
惠之愈发受用,也不绕弯子,径直问起他们对泥塑的见解,喜欢哪些泥作,可曾亲手尝试等语。
这一谈,滔滔不绝就到了傍晚。
说到兴起之处,惠之还就地找了泥巴,捏给他们看。几个人坐在案边,孩子似的双手染泥,徐太傅看得屡屡失笑,去备了丰盛晚餐。
明日并无朝会,谢珽歇在了别苑。
仍是前年进京时住的院子,夫妻俩踏着暗夜里的灯笼光芒回去,想起当时在此送别司裕的事,倒一阵感慨。
……
翌日用早饭时,难免接着切磋请教。
惠之早年在京城时,曾在画院供职过,加之与楚太师、徐太傅皆有交情,也见过不少高门子弟。这些人多半视书画为阳春白雪,视泥塑为下里巴人,如今见这对小夫妻气度卓然,分明出自高门贵户,却能不嫌弃泥巴脏污,又聪慧颖悟一点即通,真是越瞧越喜欢。
临别时几番迟疑,到底没忍住,向徐太傅道:“这俩孩子实在有趣,到底是谁家的?”
徐太傅笑而不语,只揶揄道:“你不是从来懒得问别人出身么?”
“这回不同!”
自学成才的晚辈,在大师眼里如同珍宝。
徐太傅自然瞧得出来,却没敢挑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