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大流派的“劝千岁”震惊全场(第 3/4 页)
麒派独特的风味,一下子就跟前面三派的风格拉开了,一别京腔的那种舒婉之情,一种苍劲浑厚,如同金铁之音的唱腔,让观众们都是眼前一亮。
原来这就是麒派啊!
别说,听惯了京腔的戏迷们,忽然听到这种不同风格的嗓音,倒是有一份猎奇感。
麒麟童周信芳先生,那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建国之后,北边的梅兰芳,南边的周信芳,一旦一生,被国家评定为了京剧艺术家,这是国家给与的最高荣誉。
可见这位周信芳先生的能耐有多大。
最让人敬佩的就是周信芳先生的嗓子,由于唱戏过度劳累,把他的嗓子给唱哑了,而且是那种无法恢复到之前水平的哑。
如果换在其他人的身上,这京剧生涯就算是结束了。
毕竟京剧不管你手眼身法步再巧妙,再无敌,没有嗓子,啥也不是。
子弟无音客无本。
意思就是唱戏的人如果没有嗓子,就像是做买卖的没有本钱一样。
做买卖没有本钱还可以去借,但是没有嗓子,你去找谁借呀!
但是人家周信芳先生牛就牛在这里,不但没有退出京剧行业,而且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硬生生的创出了麒派这个传承到今的老生流派,影响了南派京剧的发展。
不过,这也导致了人们对麒派的一些误解。
很多人听了麒派的唱腔,就认为,麒派就应该把自己的嗓子给唱劈了,才是真正的麒派。
这其实就是属于舍本求末了。
麒派的灵魂不是哑嗓子,这个哑嗓子只不过是周信芳先生没有办法了,才只能哑着嗓子来唱。
而且麒派最重要的是高难度的唱念做打来刻画人物。
周信芳先生塑造的京剧人物那都是有血有肉的。
北方一说京剧,大多数都是说“走,咱们听戏去”!
而南方一说京剧,大多数说的是,“走,咱们看戏去!”
北方的京剧是用耳朵听的,声音优美,唱腔华丽,韵味十足。
而南方的京剧,尤其是麒派的京剧,那是用来看的。
麒派的戏,你没有气力是真的演不下来,整出戏,在台上几乎就没有站那不动一直唱的,唱念做打,一刻都不能停。
就刚才陈绍云先生这四句唱,虽然站在一个小台子上,但是他的身体动作,仍然是架势十足,动作多样,跟前面三位的风格也是大相径庭。
“这班武将哪国有……”
“还有诸葛用计谋……”
祝强和于智魁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唱道。
虽然两人的唱腔特点不同,但是融合在一起,倒也是有几分新奇的风味。
“你杀刘备不要紧……”
“他弟兄闻知是怎肯罢休……”
张国建和陈绍云的声音,则是有些格格不入,不过,也不妨碍大家来欣赏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唱腔。
“若是兴兵来争斗……”
“曹操坐把渔利收……”
“我扭转回身奏太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