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大流派的“劝千岁”震惊全场(第 1/4 页)

    不得不说,祝强的唱腔真的是太像马连良大师了,不但咬字清晰,而且一些小节骨眼上,跟当初的马大师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京剧艺术本来就是一门模仿的艺术,你学哪一派,就要像哪一派,能做到像,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等到学到这一派的灵魂了,你再去学别的流派,触类旁通,形成自己的风格,那就是一代宗师了。

    但是,建国之后,京剧界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才。

    京剧界这些年没落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能够冲破前辈束缚的天才,来为京剧闯出一条新路来。

    祝强老师唱了四句之后,一旁的于智魁跟着开口唱道,

    “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

    “青龙偃月神鬼皆愁……”

    “白马坡前诛文丑……”

    “在古城曾斩过老蔡阳的头……”

    于智魁老师算的上是目前老生行当的头把金交椅,跟梅派掌门人李正素算是一对黄金搭档。

    作为华夏京剧最具票房魅力的文武老生,于智魁曾经宗过“余派”,不过他的师父是杨派的老生叶鹏先生。

    杨派的创始人杨宝森先生最开始学戏的时候,也是学的“余派”,所以,杨派可以说是脱胎于“余派”。

    不过于智魁老师现在的唱法,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有一种想要跳出窠臼的感觉了。

    如今的京剧界,杨派可以说是老生界数一数二的存在,有“十生九杨”的说法。

    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的老生演员,从一开始,学的就是杨派。

    这种情况,在京剧界有着极大的分歧。

    有人认为“十生九杨”跟当年的“无生不谭”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年谭鑫培先生的唱腔,被当时年轻的老生演员追捧,后来,不管是余派,马派,言派,杨派,甚至是旦角中的梅派和程派,都深深的被谭派影响过。

    所以,又不少人就觉得如今“十生九杨”的局面,是一件好事情。

    当然,持有不同意见的人也是大有人在,不少人觉得“十生九杨”就是京剧界的一大悲哀。

    杨派虽然不错,但是他远远没有达到谭派的那种高度,毕竟他是从余派脱胎出来的,而余派,又是从谭派脱胎出来的。

    而不少人觉得之所以杨派现在很流行,就是因为它太简单了。

    不论是谭派,马派,言派,余派,如今能有作为的老生,又有几人。

    原因就是,老先生的能耐太大了,而且这些流派完全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声音特点来创造的。

    不是说现在的京剧演员没有当初老先生的能耐大,是因为他们的头顶上有这么多的大山,他们必须要先翻过这些大山,才能找到自己的那座山。

    但是,就算是他们的声音条件不比老先生差,但是他们的声音也未必适合这些老先生的流派,所以现在很多流派无人能够继承下去。

    既要有嗓子,还要有韵味,唱腔的技巧性还要高,这也是现在中青年京剧演员的大敌。

    余派的发音,尤其是高音部分,是沿袭了谭派的特点。

    发音的位置与中音区的位置是基本不变的,立而不散,非常明亮。

    这就是难度,由于男演员的生理特性,在中年嗓音的天然的变化,很难在发音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唱到立而不散,很难唱。

    因此;余派的男性传人能坚持唱到中年以后极少。

    谭派也是如此。

    所以当今谭派和余派的名角寥寥无几也不难解释。

    而杨派的高音,则是通过了“声音的向下的后移来完成”。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上瘾 他喜欢你很久了 谁把谁当真 温柔予你 专属深爱 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逃离疯人院 [无限] 仵作惊华 偏执狂 偷香 温香艳玉 神颜主播又封神了 夜行歌 最后一只瓢虫 白色口哨 亿万斯年 猫咪的玫瑰 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