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花前月下(第 2/3 页)
杨啸和潘夫人跟着领路人沿着花园大道一直走,道路两旁有许多大树,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穿过花园之后终于到达了大厅,走进大厅后杨啸顿时傻了眼,厅内珍宝琳琅满目,其中有金银器皿、玻璃器皿、秘色瓷……个个金光闪闪,光辉夺目。好气派,这么多宝贝啊。
这时候,前面一阵喧哗,杨啸一抬头,却见迎面大厅正堂左边端坐了三位雍容富贵的美妇人,三个人一个赛一个的漂亮,见到潘夫人领杨啸进来,三个人一同站起来,“潘夫人,这就是杨家六公子?”
潘夫人走上前来,与三位美妇一一见过,然后给杨啸引荐,上垂首一个,年约三十五六岁年纪,她身材高大,颇有男子风度,容貌更具一番英姿飒爽之态,原来这就是汝南王王妃陶三春。
杨啸给陶王妃见礼,陶王妃点点头道:“老令公果然是将门出虎子,这次男伐楚国,杨家儿郎个个身先士卒,为我大宋做出了好榜样,尤其是杨啸斩杀了楚国余孽马三公子,做得好。”
杨啸谦虚地说:“为国效力,匹夫有责,王妃乃是马上英雄,更是当朝名帅,望今后多多指教晚辈。”
潘夫人又给杨啸介绍中间一个美妇,这个妇人一身绫罗绸缎,相貌十分标致,比起陶三春虽然少了英武,却多了好几分妩媚,原来这美妇便是丞相赵普的夫人,张馨月。杨啸给丞相夫人见礼,张馨月对杨啸微微一笑,连连点头,道:“好英俊的后生,晋王殿下还真有眼光啊。”
潘夫人又给杨啸介绍最后一个,还不等潘夫人介绍,这美妇就自报家门,“小六子,我是兵部尚书王泽的夫人,在做的都不是外人,小六子仪表堂堂还真不错,有空到我家去玩啊。”
杨啸心道:“原来是王泽的夫人郑佩琳,这娘们一看就是水性杨花之辈,那眼睛一直在自己的身上扫来扫去,比潘夫人还要色,有空六爷好好修理修理你。”
“呵呵,见过王夫人。”杨啸给郑佩琳见礼。
然后,潘夫人领着杨啸在右边椅子上坐下。
仆人端上来茶水和点心,杨啸见三位当朝一品的夫人坐在对面,自己这一侧,上垂首的位子还空着,还有正前方的座位也空着,会是谁的座位呢?看样子今天这些朝中大员的美貌妇人,都是来看自己的。
杨啸闲得没事,观察了一下晋王府的这间大厅,从屋顶的紫竹到脚下的地幔,无不都是用最上乘的质地制做而成,但却少了分奢华多了分古朴,颜色亦失去了艳力取而代之的是三分优雅二分高贵一分脱俗,虽华丽无比却没有一丝庸俗铺张的感觉。墙角,几只香炉轻烟袅袅,那如麝如馥的清香充满了整个房间。
四周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那一笔一画,一点一勾,那流动的笔锋,隽永的意境,让每一个到访者都如同着了魔一般,深深痴迷。能被看上眼而邀进挽云阁的,无不都是名重一时的一方大儒,他们自是其间名家行里,深明其中蕴藏的功力。而正中的一幅画,格外引人注目,此画为洒金屏条,在辉煌金色的背景上画着两朵艳红的牡丹,红牡丹旁边有一白牡丹陪衬,花姿有正有侧,点叶钩茎,下端佐以岩石,石后一丛盛开的水仙,洁白幽静,纤尘不染。花茎上疏疏密密的花朵,或仰或俯,或正或反,呈现出各式姿态。牡丹历来都是富贵的象征,而水仙则是高洁的代名词,想画者乃是以此自喻,虽出于富贵之家,而能洁身自好,不沉奢华之荣。静中相对,无势无利,行迹两忘,超然尘垢之外。此画深具神韵,那一笔一画无不下落得恰到好处,显示出主人的独具匠心。而主人将其玄之于中堂,想也是其颠峰之作,引以为傲。看样子这位晋王千岁也是舞文弄墨的风骚之辈。大宋赵家这类才子还真不少,杨啸记的宋徽宗是赵家最为杰出的代表,宋徽宗的书和画都有很深的造诣。
杨啸正想着,就听有人喊一声,“皇后驾到。”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