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蜀中大乱(第 2/4 页)
在蜀中各家没有到关中之前,苏愉、苏绍可以说地位举足轻重,坞堡力量是赵广必须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姜维他们到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三长制和组建民兵队伍等制度的出现,虽然还不会影响到苏家的发展,但缺少了坞堡力量的支撑,苏家要想维持现有的地位,还需要有更好的表现才行。
历史上,苏家的起势要到北周时期,苏绰向宇文泰提出了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人才录用主张,为隋唐科举制度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这个苏绰还有一个著名的“反贪对”,也可以叫做苏绰定律,通俗来讲就是用贪官来反贪官,很有意思。
苏愉忐忑不安的向赵广陈说钟邕急着求见,钟会在巴蜀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如果再不施以援手的话,恐怕巴蜀将有大乱。
其实,赵广近日只要有空,也经常和姜维一起商讨巴蜀当前的情形。
就关中汉军自身的情况来说,经过二个多月的休养生息,粮秣丰收、军队整训、预备兵员得到补充之后,粮食兵械储备、各部兵力配备等都已经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
遣一支兵马往蜀中并无多大的问题,但关键是什么时候进兵,谁来领兵,进蜀之后如何处理好刘谌、钟会,还有司马孚这三方的关系。
司马孚这边好处理,本身就是敌对关系,只要打败了魏军就可以,难的是钟会这一支军,成份太过复杂,就如丘建这样的魏将,如果不反钟会,那就是友军关系,打又不能打,信又信不过,万一他在背后捅你一刀,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从赵广这边来讲,卫将军霍弋督巴、蜀诸军事,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在刘谌和霍弋没有要求救援之前,赵广也不好把兵派过去。
这就是为人臣属的权力限制,不像皇帝,想要打哪儿就打哪儿。
——
赵广低调的在关中积蓄实力。
司马孚在阆中也一直按兵不动。
钟会不知司马孚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更加的提心吊胆,只能命令卫、谯等人加强对军队将领的管控。
高压政策,在短时间内能起到作用,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钟会拉拢将领的手段,主要是送女人,送田地、送财帛,这些手段作用是腐化,而现在严密的管控,让魏军将领享受不到这些带来的好处,他们对钟会的怨气也在慢慢累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