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文鸯来归(第 2/4 页)
正在文鸯苦思无计时,赵广遣出的使者苏愉到了潼关。
游说文鸯这件事情,苏愉欣然接了过去,往日在邺城时,他与文鸯就有来往,交情还算不错,前往潼关说项估计不会有性命之忧。
文鸯、文虎兄弟是后三国难得的军事将领,历史上文鸯投奔司马氏之后,一直闲置,后来司马炎见西北边境的鲜卑动乱实在压不下去了,才始启用文鸯为镇西大将军,领兵平定秃发树机能之乱。
这一次,文鸯领兵西进,本来是来征讨赵广这一部汉军,但因为匈奴诸胡的介入,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忿胡虏祸害关中的文鸯在潼关和蒲津两次出征,将匈奴两部杀的大败。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
文鸯的这一举动,可以说重拾了大汉朝“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荣耀,但同时,也让那些提议汉匈和好的魏国朝堂重臣很是下不来台。
汉胡矛盾哪有魏蜀交锋重要,本来一致对蜀,怎么到了前线,就成了窝里斗。
文家的人果然脑后有反骨,不可重用!
司马炎不敢用文鸯,穿越过来的赵广却是没有这一层顾虑,历史上有个性的将领多了,在后世来说,文鸯就是亮剑中李云龙,恩怨分明、又疾恶如仇,是那种就算是违抗了军令也要为兄弟报仇的血性男儿。
大丈夫应如是。
如果有机会收服文鸯、文虎,赵广在关中的实力就又能再上一层楼。
新汉武德二年,二月中。
胡奋领魏军二万进抵函谷关,这一次,胡奋从东线抽调回来马隆、孙壹等重要将领,文鸯在看到自立实在没有希望之后,终于狠狠的下定决心,率潼关守卒二千余众投奔赵广。
在归汉之时,文鸯向苏愉提出,他要到长安见上赵广一面,好好会一会人称“赵阎王”的赵广是何许人也。
二月十六日,文鸯所部从潼关撤出,前往长安接受整编。
傅佥率领无当营张护雄部五千余众进驻潼关,与蒲津关的柳隐部三千人遥相呼应,沿着华山、黄河一带的表里山河构筑起了一条防线。
汉军在东线的总兵力共计八千人,还不包括后方的坞堡增援兵马,在潼关局势吃紧的情况下,赵广还可以依托渭水的水路交通优势,将长安一带的驻防兵力投放到潼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