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得了人情(第 3/3 页)
他这么一说,那两个衙役就知道,那机器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事儿,而是买着买不着的事情。
不过林秀秀也知道如今作坊许多棉线,都是打外面购置的,所以她就说道:“不过若是大娘跟嫂子能会纺线,那咱们作坊倒是能收那些线。当然,价钱就按着我给村里乡亲们的价钱来,绝不会让大娘跟嫂子亏了工夫。”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最后俩衙役百般感谢的离开了。
来的时候,因着在旁的村收税不顺利而心头愁苦的二人,在离开桃溪村时,已经是神情轻快,心满意足了。
当然,临走之前,俩人也不忘给林秀秀一个人情,“赵家娘子日后要是遇上什么难事儿,随时可以去衙门寻我们哥俩。我楚大旁的不敢说,在咱们县城,寻常商户跟人家,都是要给我跟我这兄弟一个面子的。”
不管这是不是客套话,林秀秀都笑着应下了。
且不说脚下生风,一路带笑出门的二人是何想法,现在林秀秀心里就生出了另外一条挣钱的法子。
本朝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买纺线车的,就像桃溪村自个家里有纺线车的,哪怕是最破旧的那种的,都还是少数。
前头她许了村里妇人们,但凡能纺出线来的,她们作坊都收。
可这么久了,却是极少数几户人家来送过线。多半,都是直接把棉花卖了。
究其原因,可不就是有纺线的本领,却借不着纺线车么!
可要是,能租赁,那会不会是个双赢的局面?
妇人们得了新路子给家里添进项,而她的作坊也能保证稳定的纺花布的原料......
想到这里,林秀秀就琢磨着,要寻个人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开辟个租赁的市场。
最后,她思来想去,还是让王顺子给吴家捎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