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初成规模(第 3/3 页)
每日每人不管饭,六文钱的营生,惹得大半个村子男女老上上门来打听。
她招人自有规章,先前因着赵大伯娘跟癞子的事儿,不得购买自家化肥跟营养水的人家,先被排出在外了。
接着便是家里有田产,且跟着自个种田得了足够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人家,也被排除在外。
余下一些妇孺跟家里实在贫瘠的人家,只要能得了村里人的举荐,或是得了里正对其平行的肯定,就能入作坊做工。
当然,往后但凡是村里人种的棉花,纺的棉线,林氏作坊皆会按比外头高一文钱的价钱收购。
所以,这也算是变相的,给村里没能进作坊做工的妇人们,留了一条挣钱的路子。
当然,田大娘几个,却并没有因这条规章而被排出在作坊之外。
不为旁的,就为无论是田大娘还是王婶子,赵三婶几家,在最初她家最难的时候,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过,且还处处帮衬拉拽着她跟王氏。
林秀秀记不得旁的,但王婶子曾经递给她的那把野菜,她大概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王大娘家两个儿子,王顺子跟王栓子常年在外做工,且不似寻常庄稼户那边老实巴交。这样的人,日后帮着往外送货,也能跟各地购买化肥营养水的人打交道。
至于吴家那边,自然是要交给赵三叔的。毕竟,在作坊跟吴家之间,还有郑升子这层关系呢。
林氏作坊这一遭招人,直接招了将近二十人。
一时间,就是有人得意,有人懊恼。桃溪村不知有多少人家,都开始后悔,当初因着王氏跟林秀秀是一门俩寡妇觉得晦气,而没跟俩人交好的。
但凡之前她们对这王氏跟林秀秀,露出些许善意,现在又怎么愁没进项?
当然,其中最为恼怒的,莫过于受赵大伯娘牵累的人家。
自从被赵大伯娘牵累后,大房妯娌俩就闹着要带孩子回娘家了。
而她们娘家那边,也恨不能早早跟大房断了关系,毕竟,但凡庄稼户谁不想靠着林秀秀的化肥跟营养水种出庄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