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盈利颇丰(第 2/3 页)
如此一来,他们干得可不就更积极了?
二来那些大酒楼饭庄收购鲜菜,都是奔着东家庄子上这些菜来的。但是外头一些小饭馆儿,可没这么大的手笔。所以那些小饭馆买菜,多半还是要寻了附近乡亲采买的。
而紧挨着韩家庄子,又因着跟东家种菜地学到了技巧,那些打东家手里求了菜籽儿下种的人家,现在可不是高兴的?
不过那些林秀秀并不太在意,她不是那种计较着见不得人好的性子。再说了,她一开始走的,就是大规模种植的路子,与各家小打小闹并不冲突。
哪怕日后,因着种地太过消耗时间跟精力,继而把田地租出去,那最后最为得利的必然也是她。
这道理,就跟包租婆一样,甭管房价地钱涨跌,只要有人需要租地,那她就能躺赢。
当然,若是那些人都按着她的要求去种地浇灌侍弄庄稼,那她最后可不仅仅是能躺赢了......
说起来,她家能买到这处庄子,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原先在桃溪村的时候,因着都是乡亲邻家知根知底的,加上桃溪村上下的的确确跟着她得了好处。所以,在她提说买地置庄户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
后来搬到庄子上以后,听人闲聊起来,她才知道,本朝有“田地家宅产业,妄被人破除,并缘欠负租庸,先已亲邻买卖”的规矩。
说白了,就是甭管是买房还是买地,需得经过四周邻里跟地邻的统一。
这其实无可厚非,开荒本就十分艰难,许多人家两代劳力努力十几年,许是才能开出数亩地来。
而一些外来户,若非是有特殊情况,许是一辈子都买不下一块田地。
林秀秀当初,先是占了赵家望门寡.妇的名号,能跟着王氏耕种赵家的几亩地。
后来又因着她带着村里人治地种田,有了大功劳,加上有王氏在一旁作保,且她平日里与人为善没有办过难缠的事儿。
所以,她二嫁到韩家以后,赵里正也没拿她当外人,反倒在她买地的时候,给了方便。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