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新商机(第 2/2 页)
话本子都说,读书人抄书只当是温习功课呢。
可只有亲自见过自家相公誊抄的玉娘,知道其中艰辛。
且不说誊抄一本的价钱,只说那一本上千字的书籍文章,但凡有一处错,便是瑕疵。扣钱不说,怕是下回接活儿都要跟着掉价儿。
而且饶是冯先生这般的秀才接活儿,都不能凭着心意随便挑选内容,甚至接到的多半都是简单花前月下供人消遣的话本子戏本子,顶了天也就是些家境富足人家,为子孙寻到启蒙用的书籍。
这样的书籍,于要参加科举,要为国为民建言献策的秀才而言,实在没什么好处。反倒是,会占用他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真真得不偿失。
原本冯秀才是弃了参加科举的路子,可只有玉娘才知道,他那般的性情,若一辈子碌碌无为,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怕要受半辈子折磨。
后来在自家相公来了桃溪村,见到东家如此舍得耗费精力培养农家子弟,甚至还应承了供给他与儿子日后读书科考的开销后。自家相公的心,就一直没平静过。
正是如此,玉娘才会不赞同他默不吭声的再为着几个铜板,去誊抄书本。
冯先生闻言,忍不住轻笑起来,“娘子别恼,你且看旁边那几十本......”
“娘,这些书上都是爹爹的字迹......”一旁的冯子杰略略翻过十几本书,忍不住疑惑的问道,“可是爹爹这些日子,一直教导大伙儿读书,下了学也是多半指导我的功课,哪里有时间抄这么多书啊?”
“这便是东家娘子所制的活字印刷的功劳了。前头东家来与我商量这事儿时,我只当他与夫人是异想天开,可为着不落东家脸面,我也尽心写了数百字。却没想到,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东家真能靠着那几千个大字,毫不费力的印出了这么多书本......”一想到,日后学堂乃至外头多少寒门子弟,都会看着他的字迹做功课,冯先生心里就忍不住陡然一热。
若真有那么一遭,哪怕他一辈子籍籍无名未曾考中状元光耀门楣,也算是在有生之年,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原本只是想求一隅之安,甚至半信半疑的来到桃溪村教学的冯先生,如今才彻彻底底生出了要扎根桃溪村的念头来。
他是真想看看,有韩毅跟林秀秀这般看重识文断字且肯下大工夫供养读书人的村落,究竟能走到哪般地步。
他更想知道,在如此条件之下,他能让多少人成才!
其实现在,不光是冯先生这边激动,确切的说,但凡听说学堂要给每家每户孩子免费发书的人家,都激动了。
而除去桃溪村这边,外头的动静,一样不小。
这书目虽然因着纸张杂质多而质量有些瑕疵,可胜在出错率极低,且一出手数百本堪称是豪气。所以,一经林氏推出,就震惊了不少书局铺子。
甚至连县学,都专门派人来打听消息了。
不为旁的,只为着若是桃溪村的林氏作坊真能供养的起能誊抄数百本书籍的读书人,那于本县可是极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