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 要启蒙(第 2/3 页)
当然,癞子叔伯家的孩童们例外。并非他们不想往韩武这边凑,而是那几人还没挨近呢,就被韩武先堵了回去。
笑话,那些个先前想抢他娘当媳妇,后来又闹的他娘不高兴的人家,还想跟他一道玩儿?
时间慢慢流逝,转眼间大半个月就过去了。天气渐渐变暖,甚至连单一些的夹袄都穿不着了。
外面的数目渐渐抽出了绿芽,甚至半山坡上都见了除麦子之外的嫩绿色。
随着地里苗子渐渐长出麦穗来,各家各户当真欢喜异常。
不过卖掉青麦苗的那几乎人家,也没有眼红嫉妒,不为旁的,就因为秀秀试验田里的秧苗已经能搓出大米粒儿来了!
自打秀秀那传出旱稻长成的消息后,他们几家可没少往赵家跑。都是种了半辈子地的人,只需瞧几眼,就能估量这旱稻的收成。
随着试验田旱稻的手札记录的越来越完整,林秀秀也开始抓小武启蒙的事情了。
原本她是想着,让韩武去读私塾,可思来想去的,却发现把孩子送出的的开销,都足够村里起个学堂了。
至于请先生的事情,她是琢磨着,回头可以去寻寻冯秀才。
按着先前那掌柜子的说法,这冯秀才是个有学问且品行好的,关键是他并不是那种眼里只瞧见银钱的人,许是不会应单独教导小武,可要是桃溪村有个学堂,那他未必不会应再做教书先生的事儿。
当然若是对方不肯来着乡村之地,她暂时教着孩子们开蒙,而后慢慢寻摸合适的先生。
虽说她自小学的东西与观念,与本朝有许多差别,可总归做人行事的道理,多半都是相通的。
尤其是,她读书时,恰好遇上了社会崇尚国学,哪怕她不能熟读四书五经,可那点国学底子,总归足够应付桃溪村的孩童的。
“在村里建学堂......这能行吗?”
吃饭的时候,乍一听到自家儿媳妇的打算,林氏下意识的就想反驳。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