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墒情不足(第 2/2 页)
赵德旺几人,现在心里是忽上忽下的。再度确认了林秀秀的本事,他们心里就越发忐忑了,生怕人家恼怒不肯出手。
可现在,见林秀秀并未提及先前的事儿,他们心里才重重松了一口气。
赵德顺赶忙点头,“对对对,那秀秀你什么时候有空,帮着咱们看看。”说完,他就把从家里拿的入秋时晒的干菜递了过来,“这是你婶子年儿个秋天晒的菜,包饺子剁馅都是好的。”
他一开口,跟着一道来的几个老汉也都纷纷把自个带来的物件递了过来。
仔细说起来,这里头其实并没有什么贵重的,多半都是他们自家做的,或是自个平时舍不得吃用的东西。
面对大伙儿的热情,林秀秀这回并没有推辞。不过,她依旧是把自个的聘饼分出去了一些,相较于那些寻常人家常见的东西,这白面做的聘饼还算是他们得便宜了。
林秀秀笑着把装着聘饼的篮子挨个递回去,笑道:“大伯,叔们,往后我跟我娘在村里,还是少不了大伙儿帮衬呢。”
她把话说道这份上,倒是叫大伙儿心里暗暗高兴起来。虽说话是带着客气的,可话里话外,可不就是没埋怨他们,反倒处处透着亲近的意思?
想到这些,这几个人看向林秀秀的目光,就越发和善了。
赵德旺了结了一桩心事,心情瞬间轻松起来。
他点着头,爽快的笑了起来,“那自然是的。回头你跟韩家小子正日子的时候,我跟你婶子肯定早早就来帮忙......”
说起林秀秀的亲事来,大伙儿就都冲着林秀秀说起喜庆话来。不过他们到底都是爷们家家的,只能大面上说几句,倒是不会像王氏那般拉着林秀秀又叮嘱又感叹。
这也就是王氏今儿跟着去县城送货的牛车出了门,只留下林秀秀这个不太爱生是非的,不然王氏肯定会给这些人个冷眼。
且说王氏那边,到了县城先去了粮行。
眼看就要正月十五了,以前有赵老.二的时候,家里日子过得好,每年正月十五家里都会挂灯笼,还会吃元宵。
可后来这些年,她们一个大年,吃顿白面饺子,那都算是享福的事儿了。自然,有许多年,她都记不起元宵的事儿了。
不过今年不同了,家里现在不愁吃喝,所以她就琢磨着,干脆买点元宵应应景。
除了买元宵,她还想买些大米,这么些日子了,她可是发现了自家秀秀极爱吃大米饭。但凡有蒸大米,秀秀都能吃两碗,比喝小米粥有胃口的多。
虽然镇上也有卖大米的铺子,可王氏是听顺子跟栓子说,镇上粮行的米每斤要比县城贵两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