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定下主意(第 1/3 页)
农家人有一点是好的,招待人都是实打实的,没多少虚头巴脑的假客套跟假寒暄。
林秀秀远远看到里正媳妇要敲鸡蛋,赶忙进了灶房把人拉住,笑道:“大娘,您可别忙活,等会儿我跟相公还得回家呢,我娘跟小武还等着呢,可不能呆的太久了。”
俩人推让了几句,里正媳妇就被林秀秀拉着进了院子里。
这下里正怎么看不出,她这是有事儿跟自个商量呢?
所以没再劝她就这吃一口的事儿,直接让自家婆娘去到了点热水,给俩人在石碾子上跟地上阴凉的地方,放了蒲团跟板凳。。
果然,在林秀秀寻了蒲团坐在一旁的石碾子上后,他就听到开学堂的事儿了。
当即,赵里正端着碗的手都抖了一下,甚至愣在原地,半晌没回过神来。
说起来,他活了半辈子了,往上走多少代,都没听说过哪户人家有过在村里开学堂的念头。
不说没教书先生,便是有,那笔墨纸砚书本物件,可都不便宜着呢。纵然那教书先生不要束脩,估计村里也没人舍得给自家儿子置办那些东西。
他因着同衙门是有往来,才得了些纸笔,当时去领的时候,文书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仔细着用。说那就那一沓毛边纸,就够乡下人全家吃上一个月的苞米粥呢。
这么一想,他就忍不住皱紧了眉头,“这是件好事儿,可就怕咱们村,没人舍得让孩子念书识字。”
林秀秀见他的担忧同林氏一般,于是又做了一番解释。
“叔,我也不瞒您说,以前在逃难的时候,我是见过教我识字儿的秀才娘子自个做纸张的,用的就是寻常的稻草跟枯草。我琢磨着,咱山里头旁的不多,就这些物件多得很,要是咱能按着秀才娘子的法子制纸,那学堂的开销可就大大减少了。”
“余下的,只是些笔墨,我家资助便是了。”
里正听到这话,不由错愕道:“秀秀啊,你别是癔症了,草哪里能制纸啊?”
林秀秀也不恼他质疑,而是从袖袋中取出几张有些杂质的毛边纸来递过去,“伯,刚开始我也怕自个制不成,所以就窝家里试了几回。也是糟蹋了许多毛柴,才拿捏准了法子。”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