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恩科3(第 3/4 页)
“回陛下,微臣是山西太原府盂县人。”
虽不明白隆治帝的意思,杨涟还是起身说道。
“嗯,杨卿出身山西,也就是北方人士,能从一众南方学子的围堵中脱颖而出当真是不容易,当然还是杨卿的学问好。”
不等杨涟说话,隆治帝接着说道:“历届科举大典,中榜的举子多是江南人,而且大多出身三大书院,朕查了下档案,心惊不已啊!”
“那,陛下的意思是?”
杨涟迟疑着问道。
“嗯,朕想看看南北双方的举子差距到底多大。对了,这份奏折你看看。”
“这,怎么是弹劾贾政的?”
杨涟从戴权手中接过奏折,迅速看完,惊疑道。
“朕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变成如此模样。”
“户部右侍郎卫纪?”杨涟看着奏折念叨着,半晌又说道,“陛下,这或许是件好事。”
“好事?怎么说?”
隆治帝看着杨涟不解的问道。
“陛下,自从贾政担任吏部右侍郎以来,各部皆有背后议论之人,都对贾政非科举出身而身居高位不满。今日之事虽说是有人煽风点火,但是却将贾家拖入了泥潭。陛下对于贾家所担心的不过是其与废太子一脉的关系,其实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特别贾家又在除夕夜遭到了攻打,贾琦的为人陛下该是知道的,那是个有仇必报的主,梅远贵的儿子就刚被送入了大牢,名声仕途全毁了。”
看着沉默不语的隆治帝,杨涟又说道:“陛下,一个被士大夫集团厌恶、抵制的勋贵,能依靠的不过是皇室的恩典,陛下该是放心,可以重用的。”
隆治帝闻言,眼睛一亮,点头说道:“嗯,不错。可是此事对于贾政来说,是否太过于不公了,他的忠孝你也是知道的,而且他是元妃的父亲,朕还是觉得不妥当。”
“此事可以让贵妃娘娘代陛下多赏赐些物品,待风波过后重赏即可。”
杨涟想了想说道。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