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江大河(大结局) 1998年(第 4/4 页)

    他打完电话回到母亲病床边,静静注视母亲枯槁的脸。医生早在若干年前已经通知他,母亲能挨到今天已经是奇迹。

    可不管怎样,只要父母有一口气在,做儿女的怎可能不尽心尽力?比如姐姐,真可谓灯油耗尽。

    他还想到昨晚姐姐交给他一笔钱,让他照着相似的牌子买一件西装还给柳钧。那时候姐姐身上还披着柳钧的西装,一直连连叹息,第一次开口说对不起柳钧,说她披过的西装柳钧肯定不会再要。可钱宏明想到,若不是父母病弱,姐姐原本是学校的尖子生,她原可以上最好的大学,可以骄傲地做人,何须活得如此卑微?姐姐心里肯定比他更不敢大操大办父亲的丧事。但他不知道,姐姐的心里怨不怨。

    可是,只要母亲还有一口气在,即使医生说他母亲这样活着是生不如死,可血缘,这说不清道不明的血缘,钱宏明即使耗尽财力人力也要奉养着病母。只是,这一年年来,医药费几乎是直线地往上飞涨,让他倍感吃力。他拼命工作,拼命上进,也不过是赶着刚刚够付医药费。

    他对着病床,又是一声叹息。

    柳石堂出差回来,带来三单生意,据说可以紧着做上半年。回来当天,他就将老黄、老徐等召集起来,将工作安排下去。一切照旧。

    柳钧冷眼旁观,这回再也不插一句嘴。只是他心里升起一个大大的疑问,爸爸其实完全可以自己应付得很好,问题并非爸爸在病床上所忧虑的那么严重。可是想到爸爸在病床上的惨样,他又没法多想,而且他也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在给自己一年之期找借口。

    等他爸爸忙完,他才捧着一大堆资料抓住爸爸说他的打算:“爸,这些是市一机的汪总工程师借给我的资料……”

    “你认识市一机汪总?”柳石堂大惊。

    “市一机杨总的妹妹是我邻居,很巧。在她和她大哥的安排下,汪总带我参观了市一机。我们不……”

    “等等,你说的可是杨巡?”

    “是的。”

    “杨巡给你这么大好处,你有没有表示一下感谢?”

    “口头谢了,回头准备另外……”

    “赶紧给我电话,我们请杨总吃饭。哎哟……太巧了。”

    又是吃饭!柳钧莫名其妙地看着爸爸兴奋的脸:“爸,跟你说事呢,别打岔。请客的事我早跟杨小姐说了,回头等我帮他们解决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再一并吃饭。爸,看这张图。”

    柳石堂点头,心里默念着“杨小姐,杨小姐”,得意扬扬地上下打量一表人才的儿子,眉开眼笑。

    杨巡、杨小姐,还有汪总工,这是随随便便就能见的吗?一定有最最深刻的原因。直到儿子敲打他,他才回过神来,可他虽然两只耳朵听着儿子说话,人却心不在焉的。杨老板啊!

    柳钧终于忍不住了:“爸,你听着没?”

    柳石堂连忙道:“听着,听着,你不是想做这几个高难度产品吗?我先打听打听市场,行,咱就上。”

    柳钧横他爸一眼:“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这张计划,爸你看看,大约需要多少研发资金。”

    柳石堂笑眯眯接了一叠纸,但是稍微仔细一看,他笑不起来了。“阿钧,怎么要这么多特种钢?这种的国内不能生产,贵得要死。还有这个,这个,要这么多干什么?”

    “刚才我就是在跟你说嘛,你没用心听。这个产品是一个系列,汪总说目前国内用的都是靠进口,市场不会小。市一机曾经想做,但是满足了尺寸,就满足不了强度,产品总没法过老外的检测关。我之所以选这个,因为正好我接触过这种产品,算是投机了,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用材和大致处理步骤,不用再像汪总他们从无到有地摸索。但是我需要获得一系列的试验数据,这些数据无法投机取巧,只能一次次地试,并结合数学分析,拿出材料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拉伸、压缩、扭转数据,并分析金相,在模拟工作环境下测试疲劳强度。只有掌握这一系列数据,我们才能做出最适合的设计。”

    “阿钧,好是好,不,一定是好,但是费用也大啊。你……这不是你们德国公司,钱多。”

    “我已经考虑到,所以我取样点设得比我们常做的少很多,分析计算的工作反正是我做,不需要工资支出,我因此添加了好多。至于开支,我愿意投入我这几年的所有积蓄。但是我需要跟爸爸签个合同,按照我们的投入比例确定未来的利润分配。”

    柳石堂被儿子所有的话搞得一愣一愣的,但显然有个关键问题他可以非常轻易地解决。“阿钧你不用跟爸爸谈分配,我的都是你的,只要你拿着爸爸就开心,一样。明天我就可以把所有产业全转到你名下。”柳石堂太了解儿子,早知道这小子有良心得不得了,所以他完全可以慈父到底。

    柳钧的脸却变得黑里透红,爸爸这一说,就显得他小人之心了。柳石堂见此忙替儿子开解:“当然你说的也有道理,我知道外国人都是亲兄弟明算账。但我们是父子,打死也是父子,我们没账可算。”

    柳钧收起愧疚,严肃地道:“爸爸,我继续说。我们相对市一机已经有相当大的优势,那就是我们能保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虽然研发耗费高,耗时长,可我们一定出成果,有回报。别人做不了的产品,我们能做,这就叫技术门槛。门槛,是利润的保证。我们再不能做这种按照原材料重量计算价钱的低附加产品了,那没出路,只要遇到经济环境变化,首先覆灭的总是这种企业。”

    正经工作面前,柳石堂也变得一脸严肃:“你给爸时间,我好好调查调查你说的产品的市场。爸明天继续出差,这边厂里的生产你盯着。其实也不用多管,多打电话给爸爸就行。”

    “爸,如果市场不错,虽然研发费用很高,可是这笔投资值得,你会不会支持我?”

    柳石堂痛苦地揉了半天脸,才道:“爸砸锅卖铁都支持你。只要这个厂的壳子还在就行了。”

    “爸,谢谢你。这将是我第一次独立试制产品,我一定做好。”

    柳钧一激动,就给他老爸一个大拥抱。柳石堂被搞得面红耳赤的:“跟爸还说谢,说什么谢,呵呵。”可是柳石堂心里却是滴着血地盘算研发费用。粗算下来,他所有的积蓄、儿子所有的积蓄,加起来都还不够,他还得卖掉一些资产,甚至借债,才够这笔研发费用。可是,他决定相信儿子,儿子的选择一定有儿子的理由。但柳石堂很快就想到一个现实问题:“会不会你千辛万苦做出来,人家一拿去就可以照样模仿了?”

    “要模仿,市一机早模仿了,可他们再模仿也没法解决强度问题和接触漏油问题。除非获得我的实验数据,要不然没法模仿到位。”

    “噢。”柳石堂这才放心,“你的数据就跟云南白药配方一样,回头我们开个银行保险箱,把数据存那儿。”

    柳石堂又拖着儿子问了起码三个小时,直把事情来龙去脉全都搞清楚,到这时候他也热血沸腾了。眼看这是个回报极高的项目,即使赌注极高,可赢面也极大,那么为什么不下赌注?柳石堂是对儿子这个洋博士多少有一点儿迷信。他可以不信国产土博士,可他一定信洋博士。

    柳石堂出差去了。因为打听的事情关系重大,他找的人挺多,朋友介绍朋友的,走得越来越远。好在前进厂一切按部就班运作,无须柳钧操心。唯有一星期后原材料用完,别人不敢越权操作这种大笔钱进货的事情,只有交给柳钧。柳钧问了爸爸,径直去找爸爸常联系的一位据说经常提供最低价的奸商。柳石堂提醒柳钧必须小心那奸商,在电话里好好教了几招。于是柳钧紧盯着奸商装车、过磅、发货,然后坐上前面一辆货车押货指路。没想到车到红绿灯时,他们前车过了,后面一辆车被红灯堵住了。他们这种货车路上又不能等,到处都是交警提着罚单。好在等柳钧的车子到了前进厂,十来分钟后,后一辆也摸上门来。上地磅过秤,稍少了点重量,大约是汽车跑掉了点柴油。过完地磅,司机就将车在院子角落一停,到处找厕所解决问题去了。磨磨蹭蹭回来开进车间卸了货,出去空车过磅,前后加加减减正是原来重量,这一趟差事才算完。

    但是柳石堂出差回来一看车间生产报表就发现问题,同样的原料,第一批由他进的原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于第二批由柳钧进的。柳石堂把成品、废品加起来一核算,皱着眉头叫儿子来回忆当时情形。托儿子记性好的福,柳石堂很快凭经验找到问题症结,正是红绿灯前的堵车,这短短十几分钟,那奸商回去将部分货换成水,才会交货过磅后不急着卸货,而是先借口找厕所,让车子在角落把水放完。纯粹是欺负柳钧经验不足,看不出其中门道。柳钧听得目瞪口呆,而更让他目瞪口呆的是,等他跟着爸爸打上门去找那奸商算账,那奸商却笑嘻嘻的,目光闪烁着,自觉拿出一沓钱来交给父子,就像只是与柳钧玩了一个游戏。

    柳钧直到走出奸商的门,还在觉得莫名其妙,为了区区不到一万块钱,那奸商就敢放弃诚信,甘冒随时可被识破的风险。他想不到一个生意人会做出如此的短视行为,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可柳石堂却说这很正常,小生意人本小利薄,现在又是竞争激烈,不弄点儿歪门邪道,永远没有做出头的日子。而且柳石堂还说,现在已经好多了,起码找上门去还能讨还一点,以前更多的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骗子。

    柳钧后知后觉地想到,才那么一小点儿利润,就能让一个跟爸爸长期合作的商人做出下三滥的事情来,那么他如果辛辛苦苦研发出成果,利润如爸爸市场调查下来的那么喜人,会不会有人为此不择手段?毫无疑问:会。

    柳钧不敢大意,开动之前先与爸爸仔细研究保密办法,用爸爸多年的江湖经验务求保证所有研发资料的万无一失。柳石堂更是警告,连死人都不能相信。柳钧心说这生存环境怎么就跟原始森林一样。

    经过柳钧和杨逦的多次沟通,大忙人杨巡和钱宏明终于在一个共同的日子,有空一起在豪园饭店吃饭了。

    柳钧非常感激杨逦尊重他的朋友,赴宴前特意去挑了一束百合。钱宏明一看,就把自己包里的香水交给柳钧,让柳钧一并做人情。钱宏明半个月又是出差又是去医院伺候病母,一张脸明显的憔悴了,可再累,与杨巡见面吃饭的机会他不肯放弃。

    两人被门口迎宾小姐送进一处包厢,据说是杨巡的专座。等小姐一走,钱宏明就道:“我妈怕是也不成了,以前喂饭还能张嘴开眼,我爸去世后她没了求生欲望,不肯张嘴,需要鼻饲。受罪啊,我都不忍心看。有时想想安乐死很人道。身不由己地活着,有什么意思。”

    “哪下得了决心。”

    “是啊。”钱宏明闷了好一会儿,“前天陪夜,一直盯着妈手上的吊针看。其实只要一夜,把这条维生的路断了……是个大解脱……”

    但钱宏明没说下去,因为包厢门开了,杨巡兄妹进来。杨巡先找站在比较远的柳钧握手,而且握着不放:“汪总告诉我,他们已经照你给的提议重新设计出模具,果然少了一道工序。他们都说没想到能这么做,原以为太冒险,可能做不出精度。汪总一直要我挖你进来。来不来?”

    “我在德国的公司只请一年假,女友也在德国等我。对不起,杨总。”

    “别回去啦,我在美国待了几天就想回家,美国菜一点都吃不惯。你回国一年打算怎么安排?”杨巡按柳钧坐在他身边,扭头跟钱宏明打个招呼,“小钱,请坐,别客气。杨逦招呼。”

    钱宏明见柳钧都腾不出手来献花,就借花献佛了。明明钱宏明都说是柳钧所送,杨逦却逮着钱宏明道谢,钱宏明心里挺莫名其妙的。

    柳钧有问必答:“我打算在一年时间里帮我爸开发几个当家产品,最好是能让……”

    “哦,什么产品?”

    柳钧感觉到杨巡紧紧盯着他看的眼神有一种压迫感,让他无法不开口:“是汪总他们以前做过的,rf系列。”

    “是这个。去年底汪总一定要搞,搞去我五十万,连个门都没摸到,扔下一堆废钢,一万多一吨买来的当一千多一吨卖掉。立刻被我喝止,又不是瞎子摸象,有这么盲目乱搞的?怎么,你摸到门边了?”

    “五十万肯定不够,翻倍都不止。”

    “你意思是你已经摸到门道,预估要花多少钱?”

    “没有,我爸还在跟我讨论,下不了这个决心。”

    “这就对了,你爸应该是这态度。作为技术人员最需要研究的是怎么样尽快把技术转化为效益。公司不是大学,不是科研机构,没国家出钱撑着,耗不起啊。”

    至此,杨巡已经认定柳钧乃是一个书呆子,顿时兴致疏薄,认为这不是个妹夫人选,也不是个他需要的人选。不一会儿,杨巡就与钱宏明谈到了一起。钱宏明头脑活络,见多识广,很对杨巡胃口。杨逦在一边儿看着,总觉得钱宏明神色之中有一丝淡淡的疲倦和一丝淡淡的忧伤,这让钱宏明显得异常神秘。

    因杨巡一开始就提出不喝酒,全场便谁都不提喝酒。钱宏明明显感觉得出其中的轻慢意思,不过形势比人强。柳钧反而觉得如此甚好,不喝酒的宴席消耗少效率高。而这顿饭确实效率高得惊人,几乎是最后一道菜上来后没几分钟,杨巡就放下筷子签单,说他去赶下一个场子。钱宏明一个眼色,让柳钧也停筷,一起结束晚餐跟出去送别。钱宏明没想到的是,杨巡竟然开的是一辆陈旧的普桑,档次还不如他的桑塔纳2000。再看同时告别的杨逦,竟然也是开的普桑。而更有意思的是,杨巡明明已经上车,却忽然招呼柳钧过去说了一通。“我没想到才不到十年,变化有那么大,以前你们留学生回国就跟凤凰一样,现在看看也没啥,连我家也有留学生了。我还准备出国生儿子去,哈,变化太大了。”柳钧被杨巡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感慨搞得莫名其妙,而杨巡已经扬长而去了。

    钱宏明走过来由衷道:“跟我饭桌上的判断一致,跟杨巡做生意,别指望能双赢。这人是吸金机器,非人的机器。柳钧,你以后若与他有什么合作,一定要步步提防他。”

    “他不会跟我合作,他在饭桌上已经不理我了。而且听他车子启动的声音,他的车子保养得很差,说明他完全不喜欢技术,当然就不会在技术研究投入上做一些感性的冲动。再一条,其实杨四小姐注视的是你,不是我。”

    “我今天也留意到了,奇怪。”钱宏明看看笔挺地站立在黑暗中的柳钧,还是第一次,有女孩子在他和柳钧同时出现的时候选择他,感觉怪异,“我准备回家,与嘉丽说一个小时话,然后去医院接班。你呢?”

    “我这几天建设实验室。你尽管忙着,嘉丽那儿我会替你照顾。”

    “我以后慢慢谢你,最近我焦头烂额。啊,索性赖账吧,你也不会介意。”

    两人大笑告辞。柳钧直接去了前进厂。除了他从德国快递回来的测试设备,前进厂几乎没一件可以用作这项研发的东西。有些东西他没法做,只有与市一机接洽,花钱动用市一机的实验设备。但有些简单的、借用不便的却是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柳钧今天做的是一个大烤箱,普通热轧钢板焊成一个大箱子,衬以石棉保温层,里面则是严严实实地砌了一层防火砖。柳钧出来吃饭的时候,这个大烤箱里面的电热丝已经通电,温吞吞地烘干箱体。他吃完回去,正好烘干,接下来他一个人在晚上安安静静地做这个笨家伙中唯一的精细活儿:安装热电偶和温控。这是他试验工作中的重心之一,他必须保证测量温度的绝对精确。前期的精确,才不致误导后来的计算。

    柳石堂对儿子的工作不仅仅是不放心。他偷偷潜入前进厂原翻砂车间一角,偷窥儿子的加班加点。儿子的精神自然是没话说的,他还没见过其他人家的公子工作这般努力。但是柳石堂心里愁啊,比如说儿子手上在做的那些,是父子俩一起去上海买的。在现场他指向那只热电阻,儿子就说热电阻的精确度没热电偶高,测温范围也没热电偶大,否定。回头柳石堂偷偷一看热电偶的说明,上书一个“铂”字,心说难怪这么贵,竟然是白金打造。然后柳石堂又指向一只价位稍人道的温控,儿子又说不行,说这种信号滞后严重。还给他解释电热丝的单位时间发热量是多少多少,减去箱壁的散热,温控迟滞时间内可以使箱内温度变化多少,严重影响测试效果,云云。热爱儿子的柳石堂在热爱技术的儿子面前说不出一个“不”字,唯有割肉一样地掏钱,掏钱,掏钱。

    柳石堂无法不心疼,他当初为争取儿子回国继承家业,原定拍出一百万的成本,如今有一半已经花在房子和车子上。既然儿子有志搞开发,他做爹的当然乐见其成,因此又咬咬牙,再给五十万。原以为再加上儿子自己掏的钱,这些应该已经足够,可是看而今这样子,研发项目越来越有无底洞的趋势。柳石堂愁得没法安坐,只有过来偷看儿子做事。看儿子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好歹心里踏实点儿。

    柳石堂一边愁一边想心事,不知不觉泄露了行踪,一颗脑袋被灯光斜斜地打到柳钧面前,被柳钧吃惊地捕捉到。

    柳钧伸长脖子,正好看到他爸背着手低着头,心事重重:“爸,你什么时候来的?”

    柳石堂回过神来,忙笑道:“刚来,正好路过,过来看看。这是……很贵的补偿导线?串什么呢?”

    “给补偿导线做保温层。刚才去哪儿了?”

    柳石堂其实是自家里出来,见问,就撒了个谎:“我去见一个朋友,看他刚造出来的仪表冲床。现在不是做小首饰的多嘛,那种仪表冲床好卖得不行。我那朋友找来一台日本的,拆开来整整仿造了半年,成了,我看冲出来的冲件已经蛮好。订单都做不过来。”

    “爸爸是不是也希望我做你朋友那样的模仿?”

    “呃,嘿嘿,你们留过学的人,不肯模仿,怕折了面子。”

    “不是不肯模仿,而是不肯粗仿。爸见过日本产的原机吧,你朋友仿出来的是不是体积整整大一倍还多?”

    “呃,不止大一倍,日本的可以放家里的实木桌上使,我朋友仿的得做基础,还得四脚拿地脚螺栓固定。”

    “爸,这就是粗仿最大的问题。同样是一根轴,但是粗仿的换上去转几下就扭麻花了,这其中不仅是材质问题,还牵涉到很细微的设计问题。粗仿的人一般都不肯下力气研究个为什么,而普遍是把轴加粗加长,使受力加大。那么这儿加一点,那儿加一点,最终结果,小小一台冲床给模仿成巨无霸了。这种事儿我早听说过。我现在的工作是精仿,但也不能说是仿,是彻底弄清原理,利用现有科学知识和加工技能达到目前能达到的最佳设计。”

    “可朋友即使这么粗仿一下,日子也过得蛮好,还有出口东南亚的单子,每天都做不过来。我们何不也找一些类似的,多仿几种。你比我那朋友肯定快手得多。”

    “爸,既然容易模仿,那么今天你模仿,明天我仿,到最后大家都会做了,结果又是辛苦一场,只能卖个成本价。其实我们未必一定要做整台设备,我见过的有些专家一辈子只研究一种零件,公司也只做一种产品,可也做得世界闻名,效益非常好。”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中国那么大,市场也有那么大,机械产品又有那么多,我们只要一年仿一种,日子就能好过得不行,是吧?既然如此,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爸,人活着还得争气。”

    “唉,古人老话说,争气不争财啊……”

    “我知道爸的顾虑,你一怕不等我这儿研究出眉目,你已经被我掏空;二怕研究出来的东西批量生产后达不到应有的效益。是不是?我跟你保证……”

    柳石堂打断儿子的话,免得儿子诅咒发誓:“你拿什么跟我保证?你再有什么,我能跟你要?唉,爸爸只是瞎操心,你认真做吧,你争气,爸爸总是支持你的。”

    柳石堂说完,怀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了。寂静的原翻砂车间里,一个人的脚步声显得异常寥落。柳钧怔怔看着爸爸的背影,忍不住大声道:“爸爸,相信我。”

    “我当然相信。”柳石堂没有回头。走到外面,满心一团糟,对着冰凉的空气吐纳。隔壁是正白天黑夜赶工的大车间,机器在夜色中轰鸣。柳石堂听了会儿,破天荒没走进去,怏怏地离开了。

    柳钧心中前所未有的沉重。以往在公司呈交方案的时候,也须考虑经济效益,经常是一个方案反复修改,做到完美才能动手,他以前当上小头目时已经以为责任很重。可这回不仅他自己早有认识,清楚用的是自家有限的一些人民币,而今天爸爸又一次地提醒了他。他越发体会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一时,许多想法、许多考虑,一起纷纷扰扰袭上心头。心乱的时候,他再无法安安静静地安装手上的热电偶。

    可是,柳钧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他看了一眼,正是这几天见了他爱理不理的老黄。他叫了一声“黄叔”,就逼自己专心做手头的活儿,不让老黄看出端倪。

    老黄瘪着嘴过来,不大看得懂柳钧在做什么,可依然冷嘲热讽:“太子还要自己动手?这种粗活,你说一声,都交给我们就是了。”

    柳钧告诉自己要镇定,他没抬头,好歹掩饰了自己的不满,不卑不亢地道:“外壳的加工,我都交给车间了。唯独温控那一部分,全厂应该只有我一个人会。不劳黄叔。”他说话时候,更告诫自己:专心、专心、专心!

    “读过书到底不一样,说出来的话我们大老粗听不懂。”老黄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柳钧手里的操作,希望看到柳钧这种知识分子在动手方面的短板,好出言打击,看柳钧以后还好不好意思说他操作不规范。正好,柳钧用剥线钳剥出一段铜丝,准备以铜丝缠绕方式固定补偿导线。这种小操作最基本,因此不等柳钧做出,老黄已经在心中默念最细节的步骤,对照检验柳钧做得对不对。他看到柳钧做得很细致,几乎是没必要的一丝不苟,那态度,就跟柳钧要求他不要扔铁疙瘩一样多余。但是老黄有耐心,前面有一处弯头等着柳钧,看这太子此时看似稳当的拍子还能不能压得准。果然,他见到柳钧缠绕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一个停顿,老黄在柳钧身后轻蔑地微笑了。

    但是老黄很快失望。他见柳钧掏出一把瑞士军刀,用扁平的叉子定位铜线,在接触点打了一个死结,然后将死结紧紧压在凸面的顶部。老黄的脑子不用转弯,立刻就明白这个死结的妙用:定位。令老黄沮丧的是,这一步骤他事先没有想到,而这一步骤,眼下看来,却是章法不乱的最佳处理办法。他死死盯了会儿太子头顶那个明显的发旋,一声不吭地转身走了。

    柳钧听得脚步声,说了一句:“黄叔慢走。”

    “嗯,你当心手指。”

    柳钧惊讶,抬头看向老黄。走向门口的老黄的背影,与刚才爸爸的风格有点像,都是背着手,低着头,似乎心中充满煎熬。柳钧不明白老黄怎么忽然收起了趾高气扬,想了一会儿,不知道自己哪句话算是合了难弄的老黄的心意。他不知道,也想不出,就扔到一边,继续自己手头的工作。

    老黄这一打搅,柳钧的心情平静许多。丢弃杂念之后,手头工作便得加速。十二点钟之前,他将大烤箱安装完毕。柳钧拍拍手站起来,手里扯着一个插头。拉向插座之前,他心里忽然有丝儿踯躅,会不会电流接通,大烤箱闪烁出耀眼的电弧?他又蹲下身去,里里外外检查一通。以往的工作都是大伙儿合作完成,如果他有疏忽的地方,总有他人正好是强项,他无须这么担心。正因为而今事事独立完成,他才必须细致再细致,防患于未然。

    电,通了。即便是电子在导线里川流不息,大烤箱表现依然如故。只有温控的液晶显示屏开始缓慢跳动数字。初始加热,柳钧不敢让炉壁骤然升温,他在边上干着急也没用,踱出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正好大车间中班的职工下班,其他工人见了柳钧都笑笑,唯有老黄经过柳钧身边,一改前几天双眼直盯到底的气势,而是瞥柳钧一眼,似乎是看清夜色中傻兮兮站着的人是谁了,就垂下眼皮面无表情地走开。

    柳钧还是礼貌地来一句“黄叔,再见”,老黄却是含含糊糊地说声“你也早点回家”,跳上自行车走了。下班人流过后,整个前进厂完完全全地安静。柳钧在黑暗中琢磨,似乎老黄还真改变了一点儿对他的态度,似乎是善意了些,也似乎带着点儿沮丧。但究竟发生了什么,柳钧还是不大清楚,就像他原先也一样不清楚老黄为什么忽然翻脸给他下马威。他对老黄这种内心九曲十八弯的人头痛得很,也没兴趣深入了解,只有以不变应万变。

    箱温终于缓缓上升到柳钧设定的第一个测试点,50摄氏度。看到液晶板上面的数字停在50,而不再变动,柳钧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成了。但没完,他取出自己用熟的限值300摄氏度的温度计,伸进大烤箱观察孔取样。两种测量数值对比,不断调节温控的温度显示值,使两者显示完全吻合。这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微调,需要的是极致的耐心,需要一颗耐心与稳控调整的波段渐渐吻合,当然,也是因为柳钧手头可以动用的资源实在太少。

    然后,100摄氏度,150摄氏度,200摄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箱体里面渐渐有暖光流动。最后300摄氏度的显示数字依然一举吻合,说明烤箱计量调试彻底完成。柳钧大悦,测试总算赶在他耐心用完之前结束。他兴奋地跳将起来,过河拆桥,大脚一扫,做了他一夜宝座的木板箱呼啸而出,重重砸在污浊水泥墙上,四分五裂。虽然脚指头踢得隐痛,柳钧依然无比开心,打扫完战场,以三步上篮之势飞跃而出,正好抓住车间门框,半空一个鲤鱼打挺,跃出门外,却是抓下一捧陈年老尘,顿时灰头土脸。

    此时的柳钧真希望有人跟他一起跳跃欢笑,可是夜深人静,连门卫都已熄灯睡觉,可地球的另一边不还是白天吗?他冲进办公室,一个国际长途打给女友。可惜女友工作忙碌,几句对不起就挂了电话。柳钧心里怪失落的,一肚子兴奋无处发泄,就在爸爸替他做的一张一号图纸[4]大小的进度表上用德文密密麻麻写下一段:成功的测试,良好的开局,提前一天圆满完成首项任务,绝对高品质完成任务,以最少消耗完成任务,完美的……

    可惜密密麻麻的自吹自擂仍无法浇灭柳钧的兴奋,他开着车在空旷大街上蛇形。此时,天际稍稍发白,有环卫工人推车出来打扫。柳钧大声向环卫工人道“早安,我很高兴”,被环卫工人当醉鬼,冲他的车尾巴吐口水。柳钧看到,哈哈大笑,回以一个长长的口哨。

    是的,他心知肩上的压力很重。但是再重,只要是可行,那么他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攻克,如同今天,所有准备工作就此完成,一个重担卸下。等一觉睡醒,新的项目即将展开。不怕,他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白色口哨 温香艳玉 仵作惊华 顶级诱捕公式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慢性沉迷 魔种降临 最后一只瓢虫 谁把谁当真 走狗 丞相不敢当 娇瘾 上瘾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夜行歌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