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裂岸(第 2/4 页)
“几位同志来的正好,赶紧的,跟我走!”看到来人,杨铸不惊反喜,连忙招了招手,一副不容置驳的语气。
几名武警面面相觑,如果不是这段时间天天见到那身蓝色工服,自己差点就以为眼前这人是从哪冒出来的小领导了。
看见几人杵在原地不动,杨铸眼睛一瞪,语气严厉了起来:“赶紧的,耽误了事你负责啊!?”
大家同属于防汛指挥部管辖下的一员,这段时间处下来,这些武警战士对汽水厂这伙人的印象也挺好,因此听见杨铸说的严重,现在又是灾情在前,几名武警也顾不上这么多,立刻小跑着跟了上来:“发生了什么事?”
杨铸抹了抹脸上的雨水,没去解释:“你、你、你,负责这一段的堤坝,每人20米观测范围,一旦发现坝体上有任何异常,马上叫我。”
“还有你。”杨铸指着剩下的那名武警:“赶紧回去,像你们上级通报一声,再去拉个二三十号人过来,全部按照我说的法子,给我把4号闸和5号闸这段的坝体看好喽!”
那名武警听见杨铸这么说,疑惑之余,脸上的表情更严肃:“同志,麻烦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杨铸脸色阴沉的厉害:“你把情况上报给你们上级,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原因。”
听见杨铸这么说,那名武警顿时明白了什么,于是立即转身,朝着大本营跑去。
杨铸看着那名以百米冲刺速度奔跑的武警,叹了一口气;大半个月前,自从李明把那几块水泥交上去以后,4-5号闸这块的坝体就成了重点关注对象,没日没夜地加固起防洪墙来。
可是随着时间过去,长江历经了三次洪峰,而九江段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地渡过去之后,再加上周边城市的涝情委实有些严重,于是指挥部的领导们开始有些犹豫起来了——九江段毕竟出于长江上游,虽然坝体建的委实有些问题,但它所需要面对的洪水压力远远小于下游的宜昌武汉等地区啊。
于是在两相取舍间,大量的人力被派往城市里救人、搬运物资,而坝体上只有等到洪峰快形成的时候才集中巩固。
至于说为什么杨铸不让李明调一批子志愿者上来……
一来毕竟大家其实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到时候发生险情,杨铸真不敢确定这票人会不会拉后腿,甚至有人因为应对不及时,当场丧命。
二来,大家虽然一腔热血,但毕竟彼此间是同事关系,如果没有尚方宝剑,他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听从一个后辈小毛孩的调遣?
………………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