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标杆(第 3/3 页)
因大家奔波了这几日,着实辛苦了,做这种事情,又不好吃荤,所以林越专门吩咐厨房里熬一大锅杂粮粥。
做菜的时候油可以多放一些,二合面的饼子要大一些。
晚饭大家聚在一起,默默无声吃了,各自回去歇着。
第二天简单用了早饭,重新把棺木放回车上,在此前行。
等到了牧场,牧场里的主要负责人提前收到消息,已经迎了出来。
原本童大勇还踌躇着,是不是要走边门,但薛既安此时站出来说:“死者为大,还是走正门。”
徐老先生先在大门前做了法事,然后步行引导队伍进入。
进了牧场范围,才重新上车,领着人们去坟地。
这件事大张旗鼓的,所以桃源内几乎是人尽皆知。所有人都在想:往后在桃源中,还是要多做事多立功,看到没,以前人们常说“福泽子孙”,如今这是功劳都让先人享受到了!
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童大勇的家事的,被一小部分人普及了一下,便又感慨:“不管怎么说,若不是童大人为桃源付出了那么多,桃源里也不可能给出这样高规格的重葬仪式,没见林总和薛总都亲自去了?”
此事便成了激励所有人努力奋进的动力。
从此之后,即便是在极为不起眼的岗位上,也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且说童大勇。
家人重新安葬之后,自己就在坟墓附近的小木屋住了下来,要为家人茹素守一年。
当然,他白天还是要去处理牧场的日常事务的,只是晚上过来在这里休息。
此间事了,薛林二人便去处理改良土壤的办法。
因为尚在试验阶段,所以就谁也没通知。
两人带了一些桃源内部的水,再次出桃源,到了半山驿。
半山驿的秋收已经接近尾声,正在处理土地翻整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