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概况(第 2/2 页)
以至于大喇叭试用的那一日,桃源一村整个村的人都从屋子里跑了出来,认真倾听和感受着神奇的一幕。
林越对此自然是非常开心的,还指点了他们做电话的技巧,只是这个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出来。
转眼,就过了麦收时节,田地里金灿灿的麦子全都入了库,夏耘结束,林越的肚子也又大了一圈,不过因为她心情好积极锻炼,也不是那么耽于口腹之欲,饮食有节,所以看着四肢反而比以前纤细了些,抽筋的状态也消失,水肿虽然也有,却并不严重。
桃源如今的耕地数量已经十分惊人,由于工部不断改良农具,甚至做出了靠畜力驱使的简易收割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即便是如今真正到田地里劳作的农人数量并不与耕地数量相配,但丝毫也不影响农田耕作,和进一步开发。
桃源对外输送的粮食也在逐步增加,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宽,如今给梁王供应的只占其中的一半,五原王那边占了两成,剩下的三成都化整为零销售了。
以为输出稳定,质量优良,所以想要打开销路根本就不成问题,何况他们也并不是只销售原始粮食,还会针对各种粮食进行分类加工。
比如小麦,给军中提供的自然是袋装小麦,不过并不是十成十全都是品质优良的,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品质不太好,或者加工不够彻底的。
如此一来,像是梁王便能确信如今桃源的粮食产量远没有之前高了。
然后零散销售的那些,部分小麦经过初加工,成为粗制面粉和麦麸,这样成色的粮食反而是销售更好的,因为即便是两者相加的价格远远超过了小麦本身的价格,但单一价格却较小麦低得多,那些囊中不太富裕的人家便会选这些粗面粉,尽管和细面差别别较大,但比粗粮也好的多了。
至于麦麸多数都是穷苦人家购买的,这些麦麸和普通意义上的麸子还不一样,里头还有不少面粉呢,和上野菜、杂粮什么的,一斤麸子就能摇身一变成为三五斤,是一家几口人好几天的口粮呢。
针对比较富裕的地区,小麦经过精细加工成为最优质的细粮,拿去做点心什么的是最好不过的。
林越还教给负责销售的人如何做蒸蛋糕和蒸面包,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点心是绝对没有的,所以一经认可,便迅速占领了市场。
偏生这个东西的做法固然简单,但离了精加工的面粉却往往以失败告终。
所以这样的销售也十分稳定。
再有也可以给食肆、客栈提供……
其余的杂粮销售情况也非常好,因为桃源里出产的杂粮不管是质量还是口感都比外头的好的多,何况还能经过加工改头换面……
就比如杂粮饼,掺杂了少量的细粮,改善了口感,但保留了杂粮饱腹感强的有点,在军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杂粮面粉若是加一些坚果粉和糖经过炒制,做成杂粮面,想要吃的时候用开水一冲就可以,既方便携带,又方便食用,也是非常受军中欢迎的。
所以各处军队的需求量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