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城池(第 2/3 页)
因此对这边的百姓只暂时征一成税。
百姓们交的税少了,还有了个稳定的居住之所,都是怀着感恩之心的。
他们甚至自发做出干粮送到军营中去。
只是军营中都不收罢了,不光不收,还会赠送他们一些东西。比如伙头营若是杀了猪,便会分给他们一些肥肉和油。
几户百姓商量着,在城外下风口盖了一排猪圈,和军营商量能否帮他们养猪,猪仔们养大了再给军中送去,只求一些板油和猪下水。
至于日常养猪的开销,都是他们自己承担的。
但此事还没落实。
林越听说了,拉着薛既安去看了看那些猪圈。
和农场里当然是没法比,就是这个时代常见的猪圈,上面有个高台,搭着棚子,是猪仔们睡觉的地方,底下有个泥塘是供猪们打滚的地方。
猪圈里的粪便什么的隔三差五清理一次,统一发沤肥然后送往地里。
林越暗暗点头,并未指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这些百姓能够想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也不错。
不过却可以给他们提供一批优质猪仔羊仔,另外配备一定的药材。
养牲口也是有很大风险的,若是的了猪瘟什么的,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不说,还有可能会感染到人。
外头这些人的精神风貌还是不错的,他们主动跟长隆城的人要了活来做,尽管可能因为转了一道手,拿到的工钱会很低,却也很是知足。
林越对他们这种状态极为满意,跟薛既安在外城逗留了三天,便去了长隆城。
长隆城便是原来的长隆坡,不过建了城墙之后,便升级为城池了,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习惯叫本名。
长隆城的规模比原来的村庄大了不止十倍,村民的总体数量增长不多,但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比从前也提高了不止十倍。
他们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耕地不说,差不多有劳动力的人都到作坊里去做工,按件计酬,多劳多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