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器械(第 1/3 页)
为了方便管理农务,户部专门成立了一个较大规模的农林处,下面分管着农业、牧业、林业这三大块,总管事务的官员被称之为司务郎。
品级等同于侍郎。
可要做的事情却比侍郎多得多,还时常要亲自去田间地头做体验,然后针对各种用具做调研,提出不同的需求和缺陷,提交工部,并敦促他们早日改良、投产,甚至还要亲自试用,若是不满意还要让工部重新返工。
薛林二人还亲自参与了农事劳动,之后便去了农林处。
农林处大大小小的官吏一共有十个,个个忙得团团转,甚至他们去了小半天都没人察觉。
后来知道他们去了,也只是勉强分出一个人来接待,至于他们的最高长官司务郎,如今正在工部,根本就来不及回来。
薛林二人也不在意,并叮嘱不必将司务郎叫回来,只是检查了一下他们的日常运作,发现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因为人家这个部门才刚刚成立,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所以才显得格外忙乱。
且自己留下去还会妨碍人家正常做事,所以薛林二人就非常自觉告辞了,想起来已经很久没去过牧场了,两人便转到去了牧场。
如今的牧场可不是初创时期的模样了。
光规模上来说就比之前大了差不多十倍。
童大勇仍旧是管理牧场的最高长官。原本成立农林处的时候,上面就考虑过请他过去做司务郎,是他自己拒绝了。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本就是个大老粗,你让我去处理公文我是根本就做不来的。况且除了管理牲口我有经验,其他的都不行,你让我去看看农具合不合适,该不该改,我也看不出来,没得耽误了政事”。
但他把牧场管理的特别好。
从人员调配、工作安排到各个种类的牲口的喂养、出栏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固定进行牲口棚圈的清理、消毒,确保每一头牲畜都状态良好。
牧场产出不光能够稳定供应桃源内部各种运输、耕作、工厂需求,而且还能大量对外售卖。
对外售卖的肉类,除了各种肉干、肉脯之外,还有鲜肉,也就是把牲口们运输到外面现杀现卖。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