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家丁之弊,死忠亲兵(第 3/4 页)

    方正化笑着点头,说道:“杂家身为监军,自是偏重军伍,巡察监督乃是职责所在。”

    看似无意地向东面指了指,方正化问道:“郭将军所部是在那面驻防”

    李维鸾答道:“是的,郭将军与末将分段汛守,一东一西。”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郭将军前日派人给末信送了信儿,他前去金州卫城和卑沙城,还要去小黑山、石河驿,巡视沿途的据点。”

    方正化沉吟了一下,微笑着说道:“南关防线之前,应当有哨地或据点,就如同关门之外,有宁远等屏障一样。”

    李维鸾笑着颌首,却知这个太监也就这么点见识,还不准确。但好歹是监军,他客客气气地打发走就是了。

    “红夷大炮”方正化围着大炮转了转,微笑道:“比京师城头上的要小,威力肯定也要弱一些。”

    白瞎了,摆在京城有啥用,不如运来打建虏!

    李维鸾暗自腹诽了一句,却微笑着附和道:“方公公通晓军事,所言极是,末将佩服。”

    方正化摆手,谦逊道:“杂家连略懂都算不上,李将军谬赞了。”

    停顿了一下,他伸手指了一圈,问道:“防御工事修得极好,效果和高大城池相比也相差不多吧”

    李维鸾连连颌首,说道:“郭将军率部抄袭敌后,便在小黑山脚下构筑工事,比这要简陋许多,可依然令建虏寸步难进,只得绕道而逃。”

    那岂不是很省钱方正化眨巴眨巴眼睛,觉得似乎可以上奏皇帝,把这新型的防御工事向皇帝推荐。

    接下来,方正化在李维鸾的陪同下,不仅巡视了南关防线,还看了防线后的大片军营,以及军屯的几十万亩田地。

    军屯的田地里种了玉米、土豆、黑麦,还有苜蓿、豆子,以及大量的蔬菜。上万大军驻守在此,光是伙食的消耗,就很惊人。

    所以,军队除了训练,还要屯田种植,并在海边养鸭养鹅,山地放养绵羊,尽量缓解后勤的供应。

    三天的时间,以及沿途的观察,让方正化对于金州的情况更加了解。估算着郭大靖可能快回来了,便启程前往金州卫城和卑沙城。

    “李维鸾晋升参将,已郭大靖同级,却比郭大靖的资历老。”方正化看了看随从的几人,缓缓说道:“但听他言语,对郭大靖甚是推崇。”

    蒋宝和挠了挠头,试探着说道:“应该是袍泽之情,毕竟收复金州是两人合作。援朝时,也并肩作战过。”

    沈宗贵见方正化的目光投过来,赶忙又补充道:“郭大靖和李维鸾的关系不错,卑职在广鹿岛时,便知道郭大靖给旅顺送过很多鱼。”

    除了这两个家伙在东江镇呆过,别人都不了解情况,也不敢多言。

    方正化笑了笑,不置可否,又转换了话题,问道:“红夷大炮,宁远只有十几门,京师亦是不多,可南关防线上却有十五六门,从何而来”

    买的呗,这还用问

    但没人吭声,买不得花银子嘛,方正化明显是在问东江镇哪来的资金朝廷断绝粮饷,东江镇却越发强大,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

    当然,东江镇如果饿殍遍地,也不是方正化的本意。对于朝廷所为,他也有些心虚,也没敢问李维鸾这炮是从何而来。

    只不过,在李维鸾推崇郭大靖的话语中,方正化觉察到郭大靖在金州,甚至在东江镇,也是很有分量的人物。

    看来,想要拉拢郭大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毛文龙对郭大靖的提拔是大恩。

    不到两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兵,升到参将,在大明历史上,好象还没有升迁如此快的将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宫墙柳 沉溺 北齐怪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斗破:签到三年,从俘获女神开始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万历明君 冠军请留步 希腊神话 酒仙斗罗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越兽世当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