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万斤大鱼(第 3/4 页)
“看这骨架,怕是有上万斤吧?”有人啧舌。
“两万多斤。”跟船来的水手大声说着,脸上满是骄傲自豪,“带着船跑出去上百里,中了三枝巨箭,才捕猎成功的。”
哄,人群中又响起了一阵喧嚣,望向水手的目光立刻就充满了钦佩和尊敬。
“郭大人来了。”有人眼尖,叫了一声,人们立刻注目过去,并自觉地让开了一条道路。
李秀姐拉了下蓉儿,悄悄地退到人群后面,又偷偷地溜走。
在众人面前,李秀姐不想让郭大靖看到,并和她打招呼。她对自己的残手,还是心存芥蒂,没有彻底摆脱阴影。
郭大靖看到了妻子和蓉儿溜走,只是淡淡一笑,便从人群闪出的小路中骑马通过。
靠在码头的大船上,悬吊着鲸鱼的骨架。应该是割肉刮油的时候弄断了,用绳子又重新连到一起。
但这点小暇疵,并不影响巨大骨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郭大靖仰头望着,抿起了嘴角。
鲸骨也是好东西,最简单的磨成粉,肥田就很有效果。另外——
郭大靖突然想到了一种打猎的办法,用鲸鱼骨作个小陷阱,很简单易用。
“很好。”看了一眼身旁的秦大海,郭大靖称赞道:“这骨架留下来吧,某要让更多的人看到。”
“是,大人。”
不仅是岛上的军民,郭大靖还要趁着送鲸肉的机会,让其它岛上的人也惊喜震撼一下。特别是那些出船出人的股东,看到大收获,更有积极性。
靠海吃海,东江镇占据的岛屿形成了一道长长的链条,覆盖的海域广阔,将捕捞发展成支柱产业之一,并不是郭大靖信口胡说,而是有着充分的条件。
将近万斤的腌鲸肉,还有其它的鱼类,郭大靖已经算好了。每个岛送一千斤鲸肉尝个鲜,皮岛本部两千斤,剩下的就是广鹿岛的。
再细分的话,每家也至少能得到一两斤,将士们也能打个牙祭。
不在于多少,体现的是军民同甘共苦,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然,郭大靖也想得个好名声,提高自己的威信。
趁热打铁,郭大靖在码头上便当众宣布了分鲸肉,每家先来一斤,尝尝新鲜。
码头上的人不少,欢呼声轰然响起,百姓们都向郭大靖行礼感谢。那种发自内心朴素真诚的喜悦和感激,让郭大靖心中激荡,笑着频频招手。
与建虏厮杀,平辽灭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包括自己亲人在内的百姓们重返家园、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流离之苦,不再有冻饿之愁吗?
一斤哪,留着等爷爷回来吃。姚新也在人群中,同样乐得要蹦跳。
吃,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饥饿,能使人疯狂。
郭大靖已经完全能够理解百姓们的感情,因为他也经历过那苦难。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