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毛文龙的安排,重火枪之想(第 3/4 页)
燧发枪先放一边,现在还不具备大规模制造的能力。能够拿来就用的,郭大靖想到的是壕镜(澳门)的葡萄牙人,以及重型火绳枪。
重型火绳枪最早是西班牙人制造的穆什克特,可以发射32—50克的子弹,在两百米击穿重型盔甲。
在射程上远超过弓箭,在威力上将使建虏的重甲形同纸片。重型火绳枪在那个时代就相当于后世的重狙,打到身上就非死即残。
在郭大靖的计划中,如果有几百杆重火枪,就能够在壕沟胸墙的工事防御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明年,皇太极将大举出动,打击另一个对手——蒙古林丹汗。如同今年的攻朝,郭大靖视之为进取的机会,目标——金州。
显然,现造是来不及了。招工匠,买材料,钻枪管……没有个几年时间,打造不出郭大靖所需要的数量。
造不行,就只剩下买。在大明,甚至在整个远东,能够买到重火枪的地方,也就只有澳门。
在澳门,葡萄牙人还建有炮厂,铸造的红夷大炮威力很大。明朝政府曾购买十余门,在宁远之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明朝官员对于引进西夷的火炮,持反对意见的保守派势力很大,严重阻碍着西洋火器与先进铸炮技术理论传入中国。
要知道,当时的葡萄牙人为了使其在澳门居住的合法化,不仅每年交纳两万两银子的税金和五百两地租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结好中国当局的机会。
除了对明廷有求必应,葡萄牙人还对地方官进行馈赠和贿赂外,甚至出动过舰船帮助明政府镇压叛兵。
所以,郭大靖并不认为打着官方旗号去澳门购买重火枪,并视情况聘请教官和工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只不过,郭大靖还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就是缺钱。
向毛大帅请示,申请资金,郭大靖认为不太可能。毛文龙还在为几十万军民吃饱肚子而发愁呢,哪来多余的钱来买枪聘人。
还是要靠自己啊!郭大靖咽下嘴里的饼,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叹息。
“想什么呢,唉声叹气的。”藤野英不加掩饰,声音也变得好听了,从怀里掏出个小水壶,递了过去。
“想发财,可真不容易。”郭大靖感慨着,接过水壶,又闻到了那种淡淡的香气,手上只是顿了顿,便仰脖喝了两大口。
不是一般的水,有点甜,还有点茶香。
在征战的时期,还挺讲究的。郭大靖也是讲究人,嘴和壶口未沾,喝完便又递还给藤野英。
“斩首立功,若是算人头的话,你能得好多赏银呢!”藤野英似笑非笑,象是调侃地说道:“怎么,没发财就不敢回家了?”
郭大靖笑了笑,没接这话茬,反问道:“出过海嘛?”
藤野英摇了摇头,说道:“江上河上倒是乘过船。嗯,要是答应了你的聘请,怕是就要出海去岛上了。”
老鬼子肯定出过海,肯定不晕船,他就是从倭国坐船来的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