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七十二章 政治风暴的序幕(第 2/4 页)

    只不过,郭大靖所率的东江军浴血奋战,给崇祯和朝廷挽回了颜面,也挽回了颓废的民心士气,才让崇祯暂时压下了纠结。

    “流民赴辽东,朕以为是善政,交由内阁商议,拟出章程,再由各地官员施行。另外,准东江镇制定惠民政策,以吸引百姓。”

    崇祯放下茶碗,舒服地靠进了龙椅,终于处理完了诸多事项,感到十分的轻松。

    此时,有宫人进到殿内,捧着臣子的奏疏和题本。

    “朕是难得轻闲啊!”崇祯慨叹一声,伸手示意,把这些奏疏和题本呈上来。

    王承恩张了张嘴,心中轻叹一声,还是没有出言劝谏。

    这位皇爷的勤勉,已经成了习惯,起初他还委婉地劝上两句,反倒惹得崇祯不快。

    崇祯随意地翻看了一下,便拿起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疏,阅看起来。

    看着上面所计算出的数字,崇祯陷入沉思,好半晌才微微颌首。

    曹化淳急送京师的不仅有捷报,还有他与郭大靖交谈的内容。

    比如撤防锦州大凌河,只守宁远和山海关,省下的人马加强蓟镇防御,省下的钱粮向东江军倾斜一下。

    崇祯看过之后,觉得挺有道理,关键还是关宁军的表现令他大失所望。

    而更重要的还是钱粮,能省则省。在这方面,崇祯是辎珠必较的。

    山海关、宁远、锦州等地的驻军数量达到了十一万,如果撤防锦州的话,宁远留三万,山海关留四万,就能有四万兵力充实蓟镇。

    经过建虏入寇,蓟镇的驻防兵力已是十分残破。再次征兵扩充的话,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按照郭大靖的设想,则给朝廷省下了大量的钱粮。崇祯也是看重这一点,才十分感兴趣。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是奉了皇命,重新计算了一番。崇祯看到竟然能省下一百多万两,眼睛里不由得闪出精光。

    关宁军的粮饷全靠关内供应,宁远还好说,就近有觉华岛,可以走海路运送。锦州、大凌河就要靠陆路运输,耗费相当大。

    缩减关外兵力,再实施收缩防御,双管齐下的措施,便得辽镇的粮饷能够节省一半还多。

    自袁崇焕上任后,崇祯可谓是全力支持。辽镇的粮饷一下子涨到了两百多万两,几乎是翻了一番。

    但加派赋税、处处节省地供应辽镇,取得的战绩只不过是占了没人要的锦州,还要花费大量的钱粮修缮驻防,可谓是得不偿失。

    袁崇焕下狱后,崇祯的思维可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以往袁崇焕吹嘘的堡垒推进,平辽灭虏的战术,在崇祯看来,又是欺骗他的谎言。

    “宣兵部尚书申用懋晋见。”崇祯思虑已定,抬头吩咐宫人。

    袁崇焕下台,原兵部尚书王洽入狱,号称有边才的申用懋成为接任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民国之文豪崛起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暴君颜良 明末:帝国崛起 江湖三女侠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回到明朝当朱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北齐怪谈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牧野流星 红楼琏二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希腊神话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福宝的七十年代 斗罗之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