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 2/4 页)
毕竟以《沪海滩》的质量和在上一世的风靡程度,这个价已经算是很优惠了。
要知道他这部《沪海滩》的原型,
在上一世可是力压《新扎师兄》、《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神雕侠侣》《义不容情》、《流氓大亨》等港剧经典,
荣获香港无线电视八十年代十大剧集评选榜首的神剧。
但就在小荧屏上的表现而言,就连如今正爆火的《天龙八部》都有所不及。
以他千字一千的稿费计算,一部《天龙八部》就能给他创造一百多万的收入,相比之下,《沪海滩》只要区区二十万还算多吗?
“这不可能。”
然而王墨霖却把头摇的跟拨浪鼓相似。
要知道这时候的星港影视圈几乎跟跟吴彦华上一世的港岛犯一个通病,对剧本一点也不重视。
很多影视剧开拍的时候剧本都是不齐全的,
就跟后世的许多网络写手一样,连个大纲都没有,有个创意和大体思路就开干,
边拍边现编剧情都是常态,有的甚至还根据观众对前面剧集的反应对后续情节进行改动和调整,
所以在拍戏的时候一般都会都要求编剧跟组,
很多时候甚至都不止一个编剧,一人写一段共同完成剧情。
港岛的很多火剧就是在这种类似网络小说连载一样的赶工模式下催生出来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
想要将剧本卖出高价难度可想而知。
习惯了白嫖,谁还舍得花钱?
要知道依照这时候的业内行情,几十万都够拍一部小成本的电视剧了,
光一个剧本就要二十万,这不是开玩笑吗?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剧本都卖不上价,像那些天然有着大批粉丝作为基本盘的大火ip,不但影视改编权价格不菲,
一般还都会请原作者担当编剧,并付出一笔可观的剧本费。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