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不学不能通达(第 3/4 页)
    “徐真人,我能拜您为师,跟您学习道法吗?”
    张恒试探着问道。
    “能...”
    如果换成小说,恐怕徐真人就该一口拒绝,张恒走投无路只能去找见钱眼开的钱真人了。
    可现实不是小说,徐真人虽然觉得张恒年级有点大,不想收。
    但也没到一口回绝的地步,看上去张恒还是很有向道之心的。
    徐真人为人正值,思前想后,决定给张恒个机会。
    只是说修道,修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徐真人从床头拿出一本道经,开口道:“这是茅山的净坛颂,早晚两课的必读之物,共六千字,你拿回去先背熟吧,如果半七天内都不能背熟,你以后也不用来见我了。”
    一些小说中,拜师九叔,上来就学道法和法术,那是不现实的。
    这跟上学去,老师不教1+1=2,上来就丢给你一本微积分一样,你看得懂吗?
    就拿净坛颂开篇的一句话来说。
    发炉祈真佑,冥心感圣贤,虔恭礼宝忏,愿得寿长年。
    真佑是什么?
    圣贤又是谁,怎么感应它?
    宝忏又是什么东西?
    你听得懂吗?
    再说说画符。
    符头怎么开,为什么这么开,意义何在。
    符胆写神名,写的这个神是谁,写的时候要念什么祝词,仙神才会回应,你祝词背熟了没有就来画符,错一个字,不能上达天听,你这张符就是废的。
    九叔画符一气呵成,那是到了落笔鬼神惊的地步。
    普通道士,尤其是初学者,画符前都要沐浴焚香,一道符画一两炷香都不一定能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