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54章 听我的,有饭吃(第 1/3 页)

    高不凡前世参观过炼油厂,接触过原油,几乎可以断定,柳秋生衣服上所沾染的黑褐色液体就是石油,但是为了进一步求证,他还是再一次下到井底,没有携带火把,以免发生意外,毕竟石油这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被点燃,常规手段很难扑灭。

    眼下正是晚上,十几米深的井底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不过高不凡目力异于常人,借着井口上方照下来的微弱火光,便足以把井底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了。

    这口井的井底不算大,直径也就一米左右,没有水,但从四周井壁的颜色深浅来判断,这口井原来是有水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干枯了。

    高不凡用脚拨开铺在井底的一层枯枝败叶,发现底下竟然有一条裂缝,约三指宽,二三十公分长,可以看到裂缝中盈满了那种黑褐的粘稠体,显然,柳秋生尸体衣服上所沾的就是此物。

    高不凡心中一动,从衣袖上撕下一块布条塞到裂缝中,将里面的黑色液体吸光,但是片刻之后,石缝中的黑色液体竟然又慢慢满上来了,很明显,这地底下十有八九是一块油田,而且是极容易开采的油田,高不凡不由激动了一把,只是一想到现在是工业化程度几乎为零的隋朝,顿时又冷静下来了。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后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也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几乎各行业都离不开它,但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封建农耕社会,这玩意却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价值差不多为零。

    事实上,我国最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关于石油的记载了,《汉书》中提到“高奴有洧水可燃”,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则这样描述:“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古人将石油称为洧水、肥、石脂和石漆等,直到宋朝人沈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石油。

    石油在我国古代虽然发现得很早,但几乎没啥应用,因为这玩意产量少,烧起来还呛人,意味极不好闻,而且浓烟滚滚,所以人们宁愿用植物油和动物脂胭炼油来照明,也不使用石油。

    但是,一座露天,且极容易开采的油田在高不凡看来还是十分有用的,可惜却在高句丽境内,若是在大隋境内,他肯定设法把这块地搞到手,然后再想法办炼制煤油汽油什么的,以后光靠卖灯油就能赚得盘满盘流了。

    至于现在嘛,弄点石油来行军照明,制作简单的火箭和燃烧弹还是可以的,所以高不凡打算明天让人搞些陶罐瓦瓮什么的来装上百来斤,接下来或许能派上用场也说不定。

    井里既然有石油,高不凡也大概猜到这座村子荒废的原因了,很明显,这不是人祸,而是天灾,极有可能是一场地震改变了地下岩层的结构,导致了原本有水的井干枯了,底下的浅层石油却冒了出来。

    这如果在后世,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全村人都发大财了,光是国家的拆迁补偿就有一大笔,另外还有安置房,可是现在是隋朝,就连认识石油的人都少之又少,拆迁安置更是甭作梦了。

    试想一下,村子里的水井突然干枯,还冒出了又黑又臭的不明液体,那些村民断了水源,说不定还疑神疑鬼,全村迁徙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且说高不凡重新爬上了井口,把那块浸泡了石油的布条用火把一点,顿时便熊熊燃烧起来,黑烟滚滚,气味极呛,有点像臭鸡蛋的味道,绝对是石油无疑了,而且含硫量比较高。

    窦线娘捂住鼻子惊讶地道:“高大哥,你说的这种……石油真的能烧着呀,就是味道太呛了。”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不是吧君子也防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蜀汉之庄稼汉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晋末长剑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江湖三女侠 撩神[快穿]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沉香雪 我在木叶练吐纳 谍影:命令与征服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 将军家的农门悍妻 古龙文集·小李飞刀(全9册) 星星眨着眼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