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回 生死茫茫 侠骨柔情埋瀚海(第 4/4 页)

    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

    万里西风瀚海沙。

    杨云骢的衣冠冢已经建好了,凌未风拜祭过师兄的衣冠冢后,就准备下山了。不过,此际他却并不是和易兰珠话别,而是捧着一封信出神。刘郁芳写给他的那封信是易兰珠刚刚交给他的,他写给刘郁芳那封信当然亦已回到他的手上。

    “凌叔叔,你怎么啦?一会儿发笑,一会儿发呆,刘大姐的信上究竟说些什么?”

    凌未风道:“她写的和我一样,不过,她说得比我更好。你瞧这几句,虽然是引用《庄子》,却胜于万语千言!”

    易兰珠念道:“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这是什么意思?”

    凌未风道:“这是说我们要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不要像困在涸辙的两条泥鳅一样,只能靠着彼此所吐的口沫滋润。其实这也正如那天你和我说过的那番话的意思一样,有许多事情等待我们去做,我们是不能愧对死者的。”

    易兰珠道:“那天我说的话只是想劝你们走出忧伤的深谷,并非——”

    凌未风道:“我知道,但相忘于江湖的境界岂不是更高一筹?”

    易兰珠道:“难道相爱的人不可以同闯江湖吗?”

    凌未风道:“或者将来可以,但却不是目前。”易兰珠道:“为什么?”凌未风道:“新裂开的伤口,总得有一段时间才能够像旧伤口那样复合。各人遭遇不同,心境有别。对我来说,我是觉得相忘于江湖的感情更厚更深。”易兰珠道:“这只是目前吧?”凌未风道:“以后的事情又怎能预先知道?”易兰珠懂得他的意思,心里想道:“韩志邦是为他而死,也难怪他有这样的心情。”

    两地相思,一样心情。刘郁芳在钱塘江边,听那拍岸的涛声,心里也在想道:“我是愿似潮而有信,只可惜钱塘潮水,也冲不淡韩大哥所流的鲜血。”什么时候才能冲淡些,她不知道。因此她和凌未风的“天山赏雪,钱塘观潮”之约,也只能像对待他的感情一样,最少在目前来说,是只能相忘于江湖了。

    往后十年,桂仲明成了武当派北支的开山祖师,按卓一航遗命,张华昭也列入了武当门下,学了达摩剑法,算桂仲明的师弟。凌未风传了晦明禅师的衣钵,光大天山剑派。飞红巾做了回疆各族挂名的盟主。在天山的时候少,在草原驰骋的时候多。有什么事情发生,凌未风就会来到她的军中,帮她应付,事情完了,再回天山。李思永后来在川西战死,他的妻子武琼瑶本是白发魔女的关门弟子,遂也带了一双儿女,回到天山定居。武林中人,以前本有“天山五剑”之说,“五剑”是指杨云骢、飞红巾、楚昭南、辛龙子和凌未风。杨、楚、辛三人死后,江湖把“五剑”扩大而称“七剑”。天山七剑除了原有的飞红巾和凌未风之外,又再加上了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和武琼瑶五人。刘郁芳虽然不在天山,也被称为“天山之友”。“五剑”中有叛徒楚昭南和介于正邪之间的辛龙子,“七剑”加上“天山之友”的刘郁芳,则都是英雄儿女。“七剑”虽以天山为家,却并非不闻世事,而是常下天山的。他们的传奇故事,给编成了诗歌,在草原上到处歌唱。正是: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蛾眉绝塞有人愁。

    ——调寄《浣溪沙》

    (全书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志怪书 不朽凡人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玄鉴仙族 聊斋大圣人 我师叔是林正英 逆仙 洪荒之圣道煌煌 修真门派掌门路 武圣! 最强兵王混花都 纯阳 卧虎藏龙 仙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