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老虔婆2(第 2/3 页)
王初喜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大半圈,心中便有了主意。
春婶子是良民,今上又深知“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故而格外在乎保护每个良民的权益。
春婶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卖给了宋老爷为小妾,这在一定意义上就已经构成了拐卖良家妇女的罪名了。
再加上李氏先前执意将老丫头卖给员外做妻子的事情在镇子里犯了众怒,有了乡亲们的佐证和立下的契据在,李氏怎么说也得把吃下去的东西给吐出来。
再者,倘若宋老爷的孩子们知道是李氏和宋老爷合谋之下才有了春婶这个小娘的事,怕是不会让李氏的生活太好过。
“若是要打官司,我倒是有一个老友可以帮忙。”见王初喜主意已定,里正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先前就对李氏感官不佳,如今出了这档子事,他自然是站在王初喜和春婶子这一头。
若是分家的话,春婶子不就可以状告李氏苛待媳妇,买卖幼女了?似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王初喜眼前一亮,“春婶子,劳烦你回家以后赶紧找找是否有契书的存在,若是有,便想方设法的拿到手。
等契约书拿到了以后,春婶子便去找族老和里正要求分家。分家之后就赶紧带着老丫头回娘家住着,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再去衙门状告李氏。这样,只要能让李氏把那五十两银子给吐出来,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王初喜越想越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
宋家世代经商,常年行走在外经商留下的习惯,让宋老爷无论做什么都得立下一份契约来安自己的心。
契书一旦立下,便很难再更改。但若是有关于人口买卖的契书其中另有隐情,被卖的人就可以通过状告来让契书失效,卖的一方必须将先前吃下去的银子连本带利的吐出来才能免于牢狱之灾。
李氏气焰如此嚣张,无非就是仗着自己是春婶子的婆母,在身份上压了春婶子一头罢了。
若是没有这一层身份,李氏便再也无法在春婶子面前嚣张起来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