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坊主(第 2/4 页)
“在云中哦,很远很远的地方。”
李白微笑着回答:“很远,但又很美,再美的海市和蜃楼都比不上它。不论要走多久的路才能去一次,也不会让人觉得可惜。
那里有很高的山,还有很大的湖,很宽广的荒野看,有很厚的云像是被子一样盖在大地上,被阳光照亮之后,就像是传说中的天阙一样。”
他停顿了一下,想了一想,将孩子们聚集起来,“来,再教你们念一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于是,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当荀青他们回来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
在庭院里,和孩子们闹成一团的李白身上已经脏兮兮的了,白衣沾满尘埃,可笑容却和那些孩子别无二致,纯粹又愉快。
“李白先生竟然真的能带孩子?”来接孩子的父亲愕然感叹。
“当然啊。”
李白得意的扛起肩膀上的女孩儿,如同巨大的鹰隼那样转着圈,引发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
“看,我们相处的多好。”
荀青忍不住叹息,“因为你自己就跟个小孩子一样啊……”
“对,怎么看都像是孩子王。”
憋着笑的客人摇头:“怎么看都不像是当先生的样子。”
“怎么不像了,来,孩子们,给叔叔阿姨们展示一下,今天学到的东西。”
李白举起双手,那些平素顽劣又活泼的孩子们顿时都乖乖集合了起来,在李白的指挥之下,开始大声背诵起自己今天学到的诗歌来。
每个人手里还举着自己写的作业。
引发了不知多少父母的惊诧。
很难想象,名满长安的大文豪不仅仅帮忙给自己家带孩子,而且还教着他们学了这么多诗歌,令来接孩子的父母们越发的感谢,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李白揉着孩子们的头发,将他们送到父母身边,还和孩子们约好了下次在一起来玩。
就这样,挥手,目送着他们离去。
“辛苦你啦。”
忙了一上午的荀青回到家之后瘫在椅子上,动也不想动了,只是将手臂上缠绕的黑纱解了下来,搁在了桌子上。
“带着孩子们读个书而已,有什么可辛苦的。”李白摇头:“总以为小孩子顽劣,不肯听话。可很多时候,只要认真的听他们说话,认真的对他们讲话就好了。偏偏这样的道理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不知道……”
荀青摇头:“如果谁都愿意像你这么想的话,世界也不会这么麻烦了。”
“祭拜的事情已经完了?”李白问。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