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臣以不灭为恩赐(第 3/4 页)
吕娴看着他有些可惜的道:“……当初潜人进许,的确用了些手段。公也随着初心而不更改。汉室有公追随到最后,也算是刘氏之福绵也。”
她知道荀彧之志,一定是匡扶汉室的,正因为知道,所以才跟他说这些实话,真话,没来虚的那一套。她并不傻,不可能跟所有人都明昭昭的说,将来他们吕氏是有着大志向的!
明明他当初与曹操也曾相知相交,为何知他真心以后而选择不再出力呢。这样的人,早已经决定要随着汉室而殉葬的意志,是不可勉强的。
所以吕娴虽感叹他的忠心,却不会难为他,说服他为吕布效力,说也没用。不可能说,他不再辅助曹操,反而选择助吕布。
当初曹操对他还有不杀之恩,甚至有提携荀氏之恩。而吕氏对他又有何恩德,还算计过他,所以,有些话,趁早别说出口,拉低了格调,也辱了他的意志,说出来都是自取其辱。
没有这瓢水喝,何必勉强,天下有的是水喝。
有些前事在,吕娴是根本不费那个口舌拉拢他为吕布所用。
她说的话很强硬,是因为知道他是聪明人。聪明是知道汉室再何也无用。
而无用之人,想要发挥余热,就只能合作,而共赢了。但想要算计他吕氏,他吕氏并不蠢,甚至还有退路。这一点连曹操都是不具备的。
荀彧却不领她的情,冷笑道:“天下忠良难有,诸侯都是一丘之貉也!”
这话实在难听,若是要脸的人,此时恐怕已是掀桌子了。
但吕娴早露出真面目,根本没想过佯装,因此也不生气。
荀彧有意难平的资格。他以为看到的是机会,实际上,得到的可能更差。
吕娴没再说话。
似乎在等着他做决定。
有些话根本都不用再说,聪明人交谈,只等着说了。
吕娴甚至都不用说她想要什么。
她想要荀彧为他背书,把吕氏进许都这件事定个性。是造反,还是保汉室江山。伏完死了,也就是说背书的人没有了,只有荀彧的份量够压服许都这些人心,定内外的声音。把这件事给定性了。
所以说,吕娴有诏书这件事再怎么明而堂皇,也不能完全为此事定性的。只有他,甚至是天子亲自出来说,吕氏这件事也就定了。不再是造反,而是,入许保汉室。是奉诏讨贼,是保社稷而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