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故布疑阵待入瓮(第 3/4 页)
蔡瑁道:“此诸葛亮故布疑阵欲令我心疑而不进之计也。他不埋伏,瑁反而安心。”
文臣们面面相觑,到底是没再进言。
蔡瑁早迫不及待的要与刘备军大战,到了地方便驻扎下来,亲自去察看敌营。
“敌军无粮,早士气衰落,刘备又未回,此时不攻,更待何时?!”蔡瑁道:“走!且去阵前叫战!”
众将听从,随后,押着大军到了阵前。
阵前将士远远看见,早汇报进去,诸葛亮对魏延道:“一切皆在将军!”
魏延接过令箭道:“末将定不辜负军师信任。”
魏延去了。
孙乾本是笑着,见人走了,才面有忧色。自孙乾上次安换过众将以后,魏延自以为得刘备看中,信任,尊重,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忠诚,因为孙乾不是旁人,他纵然是书生,也是跟在刘备身边的老人,深得信任。是刘备身边的近臣之一。这样的人看重,魏延有此脑补,也是难怪的了。
孙乾并不真心信任魏延,这一点诸葛亮心知肚明。
诸葛亮道:“公祐当要对主公仁德胸怀有信心。文长虽背有反骨,然而最服之人,最能压制得住这种有反骨的人只能是主公这般德厚之主。文长又岂不知,他这般性格,若去了别处,何人能容?!”
孙乾一想也是,魏延与一般的刺儿头还不一样,魏延对上是不怎么尊服,有不满之心,统兵却是一把好手,对自己的同事呢,也有点嫉才与妒心,有能者,会有嫉心,才不及他者,他又多轻,对军士倒还好。只是这样的人,很难在别处容身。袁绍与曹营就更不用说了,人才济济之中,他这种极不合群的人,还是会生反心。
魏延自己恐怕也清楚,在刘营之中,他才最有发挥余地。
只要稍加笼络,魏延这样的人,虽不好用,然而也好控制。而控制这种人,非仁德与信义笼络不可行。
孙乾依旧面有忧色,只因现在军中最可用的人便是魏延,倘若他此时反叛,后果不堪设想。便是诸葛亮有补天之能,此局,也没多少胜算了。既要保全刘备性命安全,还要保存实力!
“况且主公并非迂腐之人!”诸葛亮道:“倘真没等到援军至,又过不得此,主公自会另寻他处去也!我等只需退敌离去既可。只要人安全,自再有相见之时。”
孙乾松了一口气,想一想也是,这是最差的结果了。但最差不过如此,孙乾这心里也就定了。
“当此之时,先退蔡瑁!”诸葛亮道。
孙乾打起了精神来,道:“军师坐阵!乾去阵前一观。只要蔡瑁肯入阵,大计方可成!”
诸葛亮笑着看他去了。
心中寻思,倘若蔡瑁不肯入阵,还需激一激他。蔡瑁心虽急,然而也不是不谨慎的人,寻常的激将法岂能激得他?!
魏延早从另一角带着精兵出阵去了。
而孙乾到了阵前去吸引蔡瑁的注意力。
蔡瑁久叫阵,见无人来,早心中狐疑又愤怒,良久才看到一文生打扮的人到阵前来,便怒喝道:“孙乾匹夫!诸葛亮何在,且叫他出来一战!躲躲藏藏算什么英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