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死因(第 3/4 页)
再说,小树如今与胖子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在此案中至关重要,胖子自然会护他万全,不容有失。
想至此,我心中略安,将小树这头儿放下,重新寻思起冯生的案子来。
能让家境贫寒为人谨慎的冯生,不惜为她借贷赎身,这个叫玉小娆的清倌人,究竟多大的魅力?
姑娘我身形一转,向秦淮河方向而去。
此时正是日暮时分,秦淮河畔的浮华夜宴,即将拉开帷幕的时候。
走在熟悉的烟花道上,恰巧路过簪花馆,门口的小倌熟络地冲我打招呼:“公子爷得空来啦?不上楼找柳莺儿姑娘坐坐?”
想起昔日曾对某狼郑重承诺,再不涉足这烟花之地,姑娘我满脸黑线,恨不能拿把折扇将自己的脸挡个严严实实。
向前疾行了两步,却又无奈地折返回来,冲簪花馆门口的小倌问道:“请问……清怡院在哪里?”
听我打听别的青楼,小倌的笑脸顿时泄了三分,十分不情愿地抬手一指:“喏,前面向西再向北,巷子尽头那座最不起眼儿的楼便是。”说罢又有些不甘心,“清怡院有什么好货色……公子爷不再考虑考虑?柳莺姑娘可是日日念叨您,思念得紧呢!”
我只得“呵呵”干笑两声,飞快地转身而去。
姑娘我冰清玉洁一女子,怎么就混成秦淮河畔的熟客了呢?我委实的郁闷。
七拐八拐,我终于在一条狭窄的小巷子尽头,找到了一盏红灯笼下“清怡院”的牌子。
难怪簪花馆的小倌看它不起,这间小门面无论规模还是格调,都与河畔那些有名的秦楼楚馆相去甚远,门口也没有迎客的姑娘或小倌,与其说是家青楼,倒更像是个暗门子。
姑娘我谨慎打量了一番,抬手扣了扣门环。
须臾,便听院内一个带着呵欠声的娇软音调:“来了来了!今儿客人上门早啊!”
旧木门“吱呀”打开,露出半张带着残妆的圆脸,慵懒地将我上下打量了一遍,半阖着的眼中瞬间来了精神:“这位公子……生得真俊呢!”
说罢,不等我开口,已被一只浑圆的胳膊搭上脖颈,一把搂进了门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