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银币(第 2/4 页)
那么,我真心不以为,会有哪个家族的标记印信,是个倭国伎娘。
这足以说明,织羽君这帮人,并不隶属于倭国某个权贵家族,甚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武士。
得出此结论,我颇为郁闷地叹口气:还真是黑社会啊……莫非是山口组的前身?
姑娘我何德何能,竟然是倭国黑社会头子的救命恩人。
却又想到,姑娘我因拜了老道士为师,勉强也算是唐门中人,唐门么,在大明朝亦不是什么正大光明的帮派,也带有黑社会性质。
罢了罢了,大家半斤八两。
我就在这样莫名地找到了心理平衡,伸手将织羽君给我的信物摸了出来,捏在指尖细细观看。
这东西的大小质地,酷似前世的一元硬币,正面印着波浪纹,以及一支叉子……
倭国人当真思路清奇,拿个叉子当印信……我不禁啧啧,将那硬币反过来查看。
然后不禁瞪大了双眼:硬币背面,赫然是一排拉丁字母!
这……
我将这古怪东西翻来覆去地端详了半天,忽然一拍脑袋,福至心灵。
这哪是什么倭国印信,这就是一枚中世纪大航海时期的欧洲银币!
至于那叉子……波塞冬先生原谅我,应该叫做海神三叉戟。
一个倭国黑社会,竟然拿欧洲银币当印信,这也太匪夷所思!
我捏着银币沉思良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好暂时将银币受了起来,换个角度去考虑。
那夜我去探织羽君商船的储物仓,上百只沉重的木箱,和木箱中的东西乃是亲眼所见,断不会作假。然而不过一日一夜之后,船至金陵码头,储物仓里的东西便不翼而飞,没了踪影。
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在船从奉天到金陵的这一日一夜间,储物仓里的木箱子,被转移了出去!
奇怪的是,从奉天到金陵皆是水路,期间并无可停靠的码头,这些箱子是如何被转移走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