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陶响球(第 2/2 页)
“哥,你看,这是什么球?”萧羽突然从地上捡起一个圆球状的东西,好奇地问道。
球一般,外面上有着树叶一般的灰白色纹路,小巧得很,倒是可以一只手拿在手心中,虎头一愣:“这是陶响球!”
“陶响球是一种重要原始乐器,也是最早的声音玩具。陶响球都是陶质的球形,中间是空的, 里面装有弹子或沙粒,摇动时哗哗作响,和现在的婴儿手摇铃是同样原理,古人的概念到如今依然还在用,真是神奇。”封爷笑着说道:“难道这里曾经有过孩子?”
我打个寒蝉,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觉,此时,师姐又看到墙上还有一具风筝:“怕是让封爷说中了,这里还有给孩子准备的物件。”
风筝大家都挺熟悉,每年三月三,在各大公园、广场上面,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外,还会一较高下,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可这具风筝与常见的并不一样。
风筝这东西在中国流传已久,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墨翟猛得一听上去似乎很陌生,但要说起他另外一个名字,就一目了然了,他就是——墨子。
墨子除了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化大家,更是一名优秀的机械制造家,他曾花费了3年的时间,精心研制出一种能够飞行的木鸟。他又是一个制造车辆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时间内造出载重30石的车子。
他所造的车子运行迅速又省力,且经久耐用,为当时的人们所赞赏,所以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理论家,实践家,他的学识并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也是一位风筝制作大师,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这一具风筝已经败坏到一定程度,主体架构是后天修复而成的,但相当巨大,比起一般的风筝足足大上两倍,风筝底部有一竹哨弓弦。
封爷看到这弦,兴奋地往前一步:“给我看看。”
他如此激动,师姐把风筝交到他手上:“小心,有点沉。”
封爷拿到风筝,如获至宝一般反复打量,终于长吁出一口气:“有后天修复的痕迹,但不是复制口,以当时风筝的材质,要一直保存千年,不太可能,修复也在所难免。”
什么,千年?萧羽脱口而出道:“您说这风筝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没错,一是从风筝所使用的材质来看,这些用现代的精密仪器就可以检测出来,二来,是这风筝下面的竹哨弓弦,据我所知,汉代有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曾经利用风筝做到一些事情。”
“莫非是指韩信?”我对历史倒也有一些了解。
“没错,楚汉相争时期,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并且利用风筝做测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