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一路走好(第 1/2 页)
刘赤脚不以为然,说要不是跟着爷爷,哪有这种出来见世面的好事,托他的福,村里的人还羡慕他俩呢,我们所有人被安置在村里的一套空房子里,宋洋一直陪着我们。
等那边什么都布置好了,他才带我们过去,只见棺木摆在院子里,没有进堂,爷爷脸色微变,随即说道:“想起来了,这边厢死在外不进堂。”
“是啊,我们这边的老风俗,要看最后那口气在哪咽的,要是咽在外面,灵堂只能摆在院子里,要是在家里咽的,才能进厅堂,要是放在以前,棺木甚至不能进院。”
没想到宋洋对家里的传统了解得这么深,爷爷一颌首,看以棺盖还没有钉钉子,便走过去,我也跟着过去,顺便瞅了一眼,发现棺材里面除了舅爷爷的尸首外,还有许多粉。
这就是湘地有名的五谷灰了,这五谷,是指五种谷物。
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北方无稻,南方有稻,其实仅此而已,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
爷爷对着棺材一鞠躬,叹息道:“大哥,你一路走好吧。”
我们也跟着鞠躬,一起身,发现灵堂上悬挂着七幅功德像,上首和两边都有,想不到这里还保留着挂功德的风俗。
虽然棺木没有入厅堂,但大门口和厅堂的门上都贴了大字,用黄白绿三色八开纸剪成下面斜角开口的旗形,一张一字,上书昊天罔极、跨鹤归西、泪洒江天之类的悼词,乘贴在灵堂家中各门的门框上,院子里竖着幡,点了天灯。
我问起那天灯,宋洋说他是长孙,天黑后就要点灯守灯,今天晚上他得在这里呆一夜。
明天一早才能出殡,现在都在忙活着晚上和明天早上的两顿饭,中午在这里的只有一些亲戚而已,我寻思着我们也要帮点忙,否则显得我们只在等饭吃送人走。
我刚说出来,宋洋的父亲就激动地奔过来:“怎么能让你们干活呢,我爸临死前能见到你们,不知道多高兴。”
我瞟了阿律一眼,她默默地站在边上,不发一言,我们像生出了默契,没有一个人去戳穿事实,就让阿律代替奶奶送舅爷爷一程,也算皆大欢喜。
我们拜了舅爷爷,就在一边等着,所有的人都在忙活着,那边厢,宋洋的父亲穿麻戴孝,领着同样打扮的宋洋,在一个道士模样的人的带领下出去了。
李哥不解地说道:“杨叔,他们这是去干嘛?”
“他们是去土地祠报庙,燃香点烛,鸣放鞭炮,焚烧纸钱,用三牲酒醴致祭,并由道士做一阵报庙法事后再回来。”爷爷握着旱烟枪,整个人瞬间苍老了许多。
我心里一阵酸楚,其实我自已也是一样的感觉,一直以来以为就要触到奶奶,心里不解她为什么躲着避着我们,直到今天谜底揭开,心情是五味杂陈。
对尚未谋面的奶奶我都能这样,何况是爷爷呢?现在送着亡人,爷爷就更沮丧了,这时候,刘赤脚冷不丁地说道:“你要抽,我就给你点上,你这干抽有什么意思?”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