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孔子入道(第 3/4 页)
但是需要以自身的浩然之气为引,当才可以引动。这就造成了儒家修行法门,需要先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在养出自己的浩然之气以前,儒家的修士是没有任何自保之力的。
他们养出浩然之气,就和仙道德筑基差不多。不过仙道筑基,有迹可寻。
在拥有正确的方法之下,快不过百日的功夫,就可以筑基完成,慢也不过三五载时间。
儒家的浩然之气则不一样,虽可以读书明义,修身养性。但是养出浩然之气的时间可不一定。
快得三年五载,十年八年,慢得话三五十年,也未必可以养出浩然之气。
这也就造成了后世许多读书人,终其一生,也未窥门径,到死都没有入门。
再加上孔子以杨拓所传的练气术为根基,创造出儒家修行之法。这修行之法就保留了练气术修行缓慢的缺点。
不过这些缺点在孔子身上,可一点都体现不出来。
孔子在还未修行之时,就已饱读诗书,又明确了自己之道。满腔浩然之气,已有透体之象。
随着孔子的修行,慢慢的就将他这么多年的积累,化作了如今修行的资粮。
这还不算,他的神魂之中,有灵光闪现。随着他的修行,那道灵光慢慢的自神魂之中浮现。
在杨拓眼中,只能看到一道灵光,却看不清这道灵光的形体。不过灵光之中不断的有浩然之气涌出。
孔子在这件灵宝的帮助下,慢慢的进入了深层次的修炼之中。杨拓虽然也很好奇这件灵宝究竟是什么。
但是宝物有灵,并未显出形态。杨拓也不愿强行查探,不过他心中隐隐有些猜测。
“相传盘古大神陨落之时,胸中一口浩然之气,化作了一件灵宝。孔子神魂之中的灵光,墨非就是这件灵宝?”杨拓暗自猜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