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伯(第 2/4 页)
而本身就是上卿的官员,这个新的官位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大。
满朝文武,真正有能力竞争这个职位的,也只有中卿,以及下卿了。
不久,就有几人出列,奏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看着大殿之中的几人,齐王想了想,还是将这个安排交给了杨拓:“道长,你看,何人能担此重任?”
杨拓也看向几人,这些人能混到卿这个级别,能力与学识都是不缺。
不过,他们的性格可就太不相同。有处事圆滑者,有风格凌厉者,有忠厚坚毅者。
不同性格的人,做同一件事,那结果肯定也有所区别,
就记录历史来说,处事圆滑者,肯定不如忠厚坚毅者。比如做大王有一件不太好的事,你是记还是不记?
处事圆滑者或许就会想办法圆过去,即便记载也是经过美化的历史。
对于史官来说,肯定是一个忠厚老实,固执坚毅的人更为合适。
不过人心难测,杨拓也不能仅凭观察,就判断出一个人到底怎么样。
不过结合外表、谈吐,总会有个大概的印象。杨拓看向几分,这几人中,还真有一貌似忠厚者。
不过大忠似坚者,也未曾没有。杨拓将法眼睁开,以望气之法,朝其看去。
通过与孔子的接触,杨拓对于浩然正气,也多了许多了解。这浩然之气,并非书读得好,就一定能够孕育出来。
还需要知行合一,才可可行。凡拥有浩然正气者,莫不是真正拥有道德之人。
杨拓以望气之法,正是观察几人是否拥有那浩然之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