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魂兮,归来!(第 3/4 页)
老百姓们在张着嘴,呐喊着,对着跪在地上的孩子,嘱咐道:
“烧纸钱,一定要在心里喊先生的名字,这样先生才能收到。”
“起风了”菊长嘴角喃喃道,而后,面若寒霜,对着副官吩咐道:
“你带一队人,在这里维持秩序。”
“收到!”副官答道。
“其他人和我走!”菊长最后瞥了一眼地上的“汤皖”,便径直走向车子,对着领头人喊道:
“去王揖唐家,都给劳资把家伙准备好!”
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么巧合的事情,汤皖刚好乘坐在第二辆车上;那几辆大车刚好从巷子出来;两者刚好相撞,还刚好装满了稻草。
所以,这一切刚刚好的解释便是,这是一个阴谋,定是有人要害汤皖。
那么会是谁呢?菊长率先给出了答案,便是内务总长有重大作案嫌疑。
菊长打算恶人先告状,用先入为主的观念,把矛头指向王揖唐,这人一直看汤皖不顺眼,定然是有重大作案嫌疑的。
而且,菊长已经替王揖唐想好了刺杀汤皖的三条完美理由:
其一,王揖唐是内务总长,是旱灾的直接负责人,负责赈灾,救济难民,之前汤皖去找过王揖唐,商量旱灾问题,几次请求会面皆被拒。
其二,华北旱灾被爆,民众指责当局的不作为,公信力持续下降,王揖唐付主要责任,很有可能职务会被罢免,以消民众心中之怒气,因此王揖唐迁怒于汤皖。
其三,除掉汤皖,那么由当局接手希望慈善基金会,赈灾救民。于公,可挽回当局形象,于私,保住个人职务。
如此一来,首先被怀疑的对象就从菊长身上转移开了,而且这回用的人都是菊长的亲信,就连副官都不知情。
再加上菊长摸爬滚打多年,学会的浑然天成的演技,只要菊长不自己承认,那么被怀疑的永远都是别人。
这个时代,司法机关基本形同于摆设,没有举证例案一说,请人喝茶全靠:我认为你有作案嫌疑,我就请你来协助调查,你要是不来,那你就是做贼心虚,请你喝茶准没跑。
假使,汤皖露面了,那也应该会在一个月后,因为,菊长给汤皖买了一张去欧洲的蜜月船票。
届时,汤皖没死的消息即使传回国内,菊长也不用慌,因为还留有一招后手,专为此设置。
可以顺势把锅推到南方的头上,认为是他们派人来,故意搞事情,目的是攻击北方当局。
总之,菊长已经把一切都计划好了,并且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强制性请王揖唐喝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