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团队的雏形!(第 2/4 页)
如何读书,以前林辉和闵宏教授都对陆成进行教导过,但是,那是他们的教导方式,陆成现在要以他的方式和理解,去对别人进行教导,这肯定是不会重复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理念,陆成自己的教学理念肯定不会重复自己的老师的,因为自己遇到的学生肯定和自己不一样,需要因材施教。这个过程,陆成也只是初试,可能他以后会推翻现在的教学方式,可如今,他面对的这几个实习生,基础都不错。
只是,相比起自己初次来到湘雅二医院时,肯定是稍微要差了点,自然不能完全以全理论性,整理性的东西去对他们进行教学。
毕竟又不是每个人都有挂。
正准备背书的董珍当时啊了一声,然后紧了紧眉头说:“是长骨对位超过三分之一,短缩不超过1cm吗?陆老师?”
全部背出来,对董珍而言,没什么困难,但是只摘取一部分出来,董珍就不那么确定了。
书本上的知识点,全都是一个系统化的东西,有时候要摘取最合适的一部分,才是帮助学生理解全部知识点的关键,搞清楚了哪些为什么适合,哪一部分为什么不适合,这就是应用。
临床来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类似于小说或者电视剧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道理是互通的!
违背生活规矩的小说或者电视剧,虽然看起来有点膈应,但未必就不好看。
违背教材的临床,肯定是不恰当的,但是有时候合理。
陆成说:“你们在教科书上看到骨折功能复位的知识点,有四点。”
“一,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二、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三、前后成角移位不管,侧方移位必须完全复位。四、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l/3左右,干骺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左右。”
“那么,这个骨折,属于哪一种骨折呢?横行骨折?还是粉碎性骨折呢?”
“成不成角?”
“有没有侧方移位?”
陆成就是要把手术的过程进行拆解,把它们都拆解成周林立和董珍等人都能够听得懂,接触得到的知识点,再让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这也是陆成在学习手术的过程中,自己会做的事情。
临床的手术操作,为什么难?因为每一步操作必然都有它所属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把操作的标准和操作后的标准都框住了,如果不能学会去跳跃性地思考,不能学会去拆解,那么就很难学得会。
因为你不知道上级医生这一步是在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成现在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你学会了,知道去用只是框架去套用,去分解和拆析整个手术流程的话,你肯定会发现,其实手术的整个流程,就是所有你能接触到的骨科基本知识结构的随机套合体而已!
上级医师有时候是没有时间教你太多的,只会告诉你哪一步是怎么做,至于为什么,就需要你自己去体会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