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留下买路财(第 1/4 页)
每一次有人捐银子、捐粮食,林初五都记下来,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请石匠把名字和捐银子数量刻到河边栏杆的石柱上,让每一个以后到河边散步的居民都可以看到。
看到捐银子可以刻名字,一些本来不热感冒的商人,一下子积极了起来,纷纷带着银子和粮食去商会找林初五,表示愿意为重建破锣县出一份力。
对于这种为了名利的捐款,林初五表示热烈的欢迎。
只要最终能帮到那些需要的人,何必苛求太多?只要不犯法、不损害他人,给他一个名誉又如何。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一时之间,破锣县为了在石柱上刻名字的商人多了起来,商会的捐款捐粮堆积如山。
林初五对于每一笔捐款都认真记录,做好追踪,最终流向哪一个村,哪一些人的手中,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而这样的记录,她又请人抄了两份,一份送去唐望那里存根,一份留在商会供捐款的人随时查看,每一个铜板都能找到出入。
好好的敛钱商会,几乎变成了慈善机构。
另一方面,林初五也做了另外一个本子,捐粮送到哪个村,都会详细的跟本村里正说明捐粮出处,是那条街哪个老板,姓甚名谁,希望他们能感恩这些帮助过他们的商人。
前有李矮子后有少一寸做例子在,商人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后有人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他们的店门口鞠躬表示感谢,满足了他们的荣誉感心理以后,商人觉得做好事也不错。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融洽了许多,慢慢的连带着破锣县的风气都好了许多。
唐望瞠目结舌,没想到原来还可以这样。
只要运用的当,危机也可以变成契机。
不过一切皆因林初五是商会会长,又无比坚定的站在他们这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唐望激动得老泪纵横,“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破锣县收拾好了!”
一帮人聚在庄园,终于可以歇一口气。
说完这些,大家都下意识的想到秦锦弦。
秦锦弦出事的奏折已经递上去,不知什么时候皇上的圣旨会下来,或许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仕途也就此终止,甚至会被追责有牢狱之灾。
或许皇帝能利用秦锦弦的死从白家手里抠出点什么来,不过这些都不是他们能左右的事情。
唯一能做的是过好眼下,利用现在的职务之便替老百姓多谋取一些福利。
“以前我最羡慕的就是朱大人,他整个家族都是黑湖镇的名门望族,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没想到我也可以把破锣县的风气给扭转过来。”
不过若是以那么多人失去性命为代价,他宁可慢慢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